先做个名词解释,奴性,即工作的被动性、政治的盲从性、文化的无养性、伦理的无忌性。通俗点讲,就是惟命是从而不辨是非,甘为奴隶而自认命。从上面的双儿十点性格中就能找到很多所谓“奴性”的破绽,而下面说说双儿的爱情来更进一步地推翻它:
双儿未与韦小宝相识时,韦小宝在双儿心中可是大英雄,大恩人,小小年纪就手刃鳌拜,为她们报了大仇。可能双儿还不只一次地猜想,这个大英雄是个什么样的人。及至见面时,却发现这个大英雄平易近人,对她有说有笑,简直就是个可爱的小伙伴。这样的大英雄怎么不使情窦初开的少女动心?
接着双儿就被庄三奶奶“送”给了韦小宝,但这完全是被动的吗?“只见双儿低了头,正在偷看自己,他射过去,她急忙转过了头,脸上一阵晕红……韦小宝又向双儿看了一眼,见她一双点漆般的眼中流露出热切的神色……”这时的情窦初开的小双儿可能已悄悄喜欢上韦小宝了,尽管当时这还是一种朦胧的感觉。至于说“三少奶叫我服侍相公,自然……自然要听三少奶的吩咐。”只不过是一句托词而已,其实心中早已大悦,小女儿中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公子待我好,是我命好,待我不好,是我……是我命苦罢啦。”这是奴性吗?这是女孩含蓄地对心上人的一种试探和激将。在庄家的日子虽然安定,但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做一辈子仆人了,得不到爱情和幸福。谁说双儿从没追求过爱情、没追求过幸福,这不正是双儿在追求爱情吗!
日后她便跟随着韦小宝,那时她才十四五岁,从没有走过江湖,再加上自己的身份是丫环,当然是小宝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小宝的命令并无什么不妥,自是温柔地顺其意,而关键时刻却毫不含糊(有人说双儿对小宝只是听命,顺从顺从再顺从,我却从未见双儿有顺从过小宝欠妥的意愿的)。当她在清凉寺初次得知小宝是清廷大官的时候,就很是闷闷不乐,被小宝看出后,直问小宝怎么会给鞑子当官?直到小宝动以情理才打消了她心中的疑虑。在此后的几个情节中,双儿对韦小宝情意日深。这个小主人更像她的伙伴,以至误会韦小宝将她送人时会大急,双儿若非有真情的话,应会顺从主人意愿,弄不好还会遇上更好的主子,不必跟韦小宝奔波受苦,何必紧张成这样?慢慢地双儿产生了一个心结,就是她和韦小宝的身份不配。虽然她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但内心深处却包含着对爱情的希冀。五台山上双儿善财童子与龙女的比喻,以及韦小宝到老都在一起的承诺,是她勇敢迈出的第一步。接着韦小宝为骗胖头陀,多次提到双儿是他老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双儿内心恪守奴仆身份,从没对韦小宝动情,脸红什么?以使得双儿面对胖头陀时说出:“我跟相公同生共死,你如伤了他半分,我跟你拚命。”不知道这是一个奴仆嘴里说出的话还是一个情人嘴里说出的话?而在少室山下,双儿误以为韦小宝出家时的紧张劲和得知韦小宝没出家时的喜悦劲。说她是思念韦小宝而憔悴时,“双儿红着脸,想要摇头,却慢慢低下头来”典型的恋爱中的小女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