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老孙的说法,思存关系的第一性和统一性问题,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性阐述了心物问题,但是这不完全等同于物质与或意识甚至精神的问题,不同于主客关系,也不同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是个复杂严密的逻辑体系,世界观只是思存关系直观化的结果。同一性阐释的是可知与否的问题。这是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转向。
高中三年遭遇本体论困局,最后还碰上了休谟之叉。
一切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现在才学会主动的去把握人生。
国内的理科教育其实很摧残人的。一个理科生没有哲学的思维基础真的很吃亏,而要找一个能让咱们接受的观点,又是一新的挣扎。
现代科学闪烁着柏拉图《理念论》的荣耀,但是当你看到休谟一点点的摧毁自己那浅薄的准还原论思想时,就不觉得有趣了。这就好像爱因斯坦紧握决定论的双手,但是现实却不会给大师任何机会。
毕竟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经验世界,即便我们拿最优雅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也不会完美的契合。概念是人定的,不会有最完美的概念,只会有很偏跛的观念。当我们带着物理的眼光去解读他人的时候,这点就会被无限放大。
可是,毕竟把握世界的中介不仅有科学。像费曼一样多才,不该仅是一个天才的表观,而应是我们每个理科生该该懂的。尼采的艺术,克尔凯郭尔的激(tg黑色会)情,甚至简单的对自己的爱人说一声“我爱你”,也是一个学理的人的世界。所有的情感和非理性的存在,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