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分布:长江及闽江流域 (闽江种群已灭绝)
胭脂鱼是钓鱼人最为熟悉的受保护鱼类之一,由于其外貌极具特点,几乎不会被认错。
胭脂鱼属于大型鱼类,大个体体长可达一米。成年胭脂鱼背部隆起,体表呈红色,体侧有一条深色纵带;背鳍狭长,从背部一直延伸到尾柄上方且前端高耸。如此独特的外形,以至于我国再无其他鱼类容易和成年胭脂鱼混淆。实际上,胭脂鱼也是它所属的亚口鱼科在亚洲残存的最后一个物种,亚口鱼科发源于东亚,胭脂鱼则是该类群在其发源地的最后一个遗孤。
胭脂鱼曾广泛分布于长江及闽江流域,但受人类活动影响,闽江种群已经消失许久,仅存的长江种群则被评为濒危(EN)。目前,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进行大规模养殖。由此产生的幼鱼不仅用于放流,还大量流入水族及食用市场。胭脂鱼幼鱼被称为“一帆风顺”,是广受欢迎的观赏鱼。
然而即便人工繁育个体充斥市场,野生胭脂鱼仍旧濒危。实际上,单纯的人工繁育和养殖对一个物种的生存并无太大意义,只能保证该物种不至于灭绝(EX),甚至难以避免野外灭绝(EW)。对物种生存至关重要的是栖息地,而不是人为的养殖放流。这也是为什么在评估一个物种的生存状况时,通常不考虑人工种群而仅关注野生种群。毕竟对于一个物种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们以原本的方式在原本的栖息地生存下午。
图为成年胭脂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