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吧 关注:3,643贴子:55,530

试看某外甥女者,是如何研究历史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津某民办学院院长李惠兰,多次对报界讲,她是29军宋哲元军长的外甥女,李说:“留下一份完整和真实的历史,这是作为一个名将的后代和历史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另外,近来这位外甥女在网上煞有介事地说什么:“总是说李是宋的外甥女,意思是告诉大家外甥女就不能参加历史问题的研究了,这是谁定的。纯粹是想把水搅混! 亦鸣” 

自然,外甥女可以参加历史问题的研究,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去研究。下面试举几例,请各位网友看看,此位“外甥女”、“名将后代”和历史工作者,在涉及到宋哲元这位历史人物时,究竟是如何研究的,究竟是如何说的。


1楼2006-01-07 11:15回复
    一、 在喜峰口向日军开了第一炮,才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大幕?

    天津《每日新报》2003年9月19日载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据李惠兰介绍,“ 9· 18”事变发生后,当时驻扎在东北的军队刚开始在上级不抵抗的命令下连连败退,直到29路军在喜峰口向日军开了第一炮,才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大幕。“ 

    如果依据宋哲元的外甥女李惠兰所说,马占山将军和东北义勇军在九一八之后的英勇抵抗就被一笔抹杀了,1932年蔡廷锴部第十九路军和张治中部第五军在上海的英勇抗战就一笔被抹杀了,1933年东北军第九旅安德馨营长所部在山海关的英勇抗战和为国捐躯就被一笔抹杀了。于是乎,在全中国,就只剩下这位李教授的“舅父”宋哲元,率领所部进行英勇抗战了。 

    作为外甥女,在家里可以随意吹捧自己的“大舅”,没有人会进行干涉;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这样公开信口开河,胡说什么“第一炮”,胡说什么“拉开抗日大幕”,未免就太丢人了。不但给自己丢人,同时还给其大舅抹黑。 

    作为外甥女的李教授,这不是公开歪曲历史,又是什么?


    2楼2006-01-07 11:16
    回复
      二、宋哲元军长在喜峰口前线亲自提刀上阵?

      李惠兰2005年在接受《上海青年报》的专访时说,冯玉祥授予宋哲元一把指挥刀,该刀很受宋喜爱,在喜峰口前线“宋哲元用这把特殊战刀,带头冲锋陷阵,喊出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率军英勇杀敌。”

      喜峰口战斗发生在1933年3月9日-14日,在各种史料中(包括:29军当年的作战记录、29军当年编写的《长城血战记》以及29军参战官兵的回忆录)均未见到有关军长宋哲元亲自提刀上阵的记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李曾经多次引用过上述这些史料。

      显然,"宋哲元在喜峰口前线亲自提刀上阵"的说法,是宋的外甥女李惠兰自己杜撰的。

      人们不禁要问,自称为“名将后代和历史学工作者”的这位外甥女,为何要编造历史,欺骗世人呢?


      3楼2006-01-07 11:16
      回复
        三、宋哲元军长亲自挑选500名士兵组建大刀队?

        李惠兰曾对《城市快报》说,“1933年3月,日寇占领长城喜峰口一带。大舅宋哲元那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他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夺回喜峰口。由于军饷不足,他部队的武器主要是大刀和手榴弹。他秘密邀请工匠,打造了500把品质上等的军刀,同时挑选了500名士兵,组成了大刀队,准备和日本鬼子进行一场殊死的肉搏战。”

        据29军当年编写的《长城血战记》一书记载,3月9日,29军冯治安部王长海团急行军一百一十里赶到喜峰口,接替了溃退的东北军万福麟部的防务,然后 “挑选大刀队五百名“。而当天早晨,宋哲元坐镇于遵化,距喜峰口前线一百一十余里以外,宋哲元并未亲临喜峰口前线。

        毫无疑问,这位外甥女是在戏说历史,随意编造出“宋哲元亲自组建大刀队”这样的故事情节,来欺骗报纸读者。


        5楼2006-01-12 22:47
        回复
          • 61.49.189.*
          看来,作为宋哲元将军外甥女的李教授,确实水平有限


          9楼2006-02-04 22:57
          回复
            七、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罗文峪俘虏了敌军近五千人?

            自称宋哲元外甥女的李惠兰,在她主编的一本书中写道:“喜峰口、罗文峪激战的结果:日寇死伤达6000人左右,大佐以下少佐以上共死53人,曹长以上30多人,俘伪蒙军2700多人、朝鲜兵1800余人,”

            如果宋哲元部在长城抗战中俘获敌军近五千余人,那可是一桩空前的重大胜利,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在介绍长城抗战的著作中(如《宋哲元遗集》,《长城血战记》),并未见到这样的记述。

            请自称专攻抗日战争史的“外甥女”拿出可信的证据,来支持其说法。若拿不出来,那就是外甥女者自己在信口开河了,这样的所谓“抗战专家”,所谓“历史教授”,还是闭嘴为妙,别再给其“大舅”宋哲元丢人现眼了!


            12楼2006-03-16 22:51
            回复
              1933年长城抗战时,日军投入的兵力约在五万人左右,主攻方向在北平东北的古北口,而进攻遵化喜峰口的日军混成第十四旅团(服部旅团,内含伪军及鲜、蒙兵),兵力约为一万余人,进攻罗文峪的日军为第四旅团(铃木旅团)三十一联队及炮兵第八联队之一部,兵力约三千人。 

              若依天津的“抗战专家”李惠兰教授所言,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罗文峪杀伤敌军6000人,俘获敌军4500人,两项合计共歼灭敌军约一万人,占进攻来犯日军的六分之五以上,可谓是“空前的大胜仗”了(要知道29军参战的部队只有37师、38师和暂2师的十几个团,兵力不超过两万)。 

              但人们不禁要问,若果真如此,宋哲元部为何要在三月下旬就撤离喜峰口,而固守滦河一线呢?那么又何来“我以三十万大军,不能抗拒敌五万之敌人,真是奇耻大辱”之说(宋哲元语)。 

              另外,在宋哲元军长给国民政府的电报中,未曾见到俘获敌军数千人之众;在29军当年所编的《华北抗日战斗经过》、《长城血战记》中均未见到俘获敌军4500人的记载;在亲身参加过喜峰口罗文峪抗战的29军高级将领的回忆中(如:副军长秦德纯、参谋长张维藩、师参谋长李文田、旅长王治邦、旅长佟泽光、副旅长何基沣)也均未谈到俘获日军数千人之事。 

              不知这位毕生研究二十九军历史的李惠兰教授(自称为抗日名将的后代)是依据什么,一再公开宣称,宋哲元部在长城抗战中俘获敌军四千余人。 

              这样不负责任的做法,与李某历史学教授的身份相距甚远,并且又如何能做到“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历史”(李惠兰语)呢?


              17楼2006-03-18 15:38
              回复
                我与18楼的朋友有同感,arcachon先生的分析,确有说服力。

                1933年长城抗战中,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为古北口,其主力为第八师团,占领古北口以后,第八师团一直进犯到顺义,距北平六十余里,逼迫国民政府签下了城下之盟,至此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结束


                19楼2006-03-18 17:49
                回复
                  八、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罗文峪缴获日军坦克11辆?

                  自称宋哲元外甥女的李惠兰,1997年在她主编的一本书中写道:“喜峰口、罗文峪激战的结果:……战利品主要有轻便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1门、机枪36架”。2005年,“外甥女者”李惠兰在长城抗战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继续重复上述的说法,但不知何故,将轻便坦克的“轻便”二字去除。

                  查,宋哲元部29军在长城抗战中并未曾缴获日军坦克,“外甥女者”李惠兰又在喜峰口战斗上信口开河,肆意乱说。

                  这样的所谓“历史教授”居然还腆着脸教育他人,要“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历史”,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称宋哲元外甥女者,可以休矣!


                  20楼2006-04-03 20:06
                  收起回复
                    • 59.42.2.*
                    我回来了~~~去喜峰口转悠了一趟,简直想狂笑!!!!
                    喜峰口那种地形,可以上坦克?李惠兰真的是异想天开!!!明天我贴图片上来大家看看,莫说坦克,连汽车都不容易!真不知道她怎么研究历史的!

                    by carolinejune


                    24楼2006-04-05 15:39
                    回复
                      • 61.149.205.*
                      张自忠确实没有直接参与喜峰口战事,他奉命在外围策应。事实不容混淆!


                      25楼2006-04-06 12:51
                      回复
                        • 61.144.114.*
                        张自忠的指挥所在滦阳,你知道滦阳跟喜峰口的距离么?不知道就去丈量一下!
                        by carolinejune


                        26楼2006-04-06 23:32
                        回复
                          本人确实搞不明白,李惠兰依据什么材料,坚持称宋哲元将军所部在喜峰口缴获了日军坦克?

                          24楼的carolinejune 兄,刚从喜峰口回来,本人相信他对地形的描述


                          27楼2006-05-05 21:27
                          回复
                            网友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天津的李惠兰和其北京的帮凶(马甲为卢沟晓月明者)的丑恶嘴脸早已被揭破,其谬论已被驳得体无完肤。

                            在喜峰口战斗中,十数次次胡言乱语的李惠兰,面对质疑,只好避而不答


                            29楼2006-05-06 09:39
                            回复
                              28楼者,即为卢沟晓月明。

                              此次它因心虚,脱了马甲,还是最终被人认出来了。我若言之有误,请卢氏出来辩解


                              30楼2006-05-06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