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手游吧 关注:22,339贴子:598,517

回复:【开坑】游戏全生物考究与现实原型(水生生物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5.菊石
菊石对是菊石亚纲生物的通称,并不是特指一种生物。而是对该类生物通称。它们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们的成员生存于泥盆纪至白垩纪。它们和如今的鹦鹉螺十分相似,并且它们关系很近。它们的名字意为阿蒙之角,因为它们的形状很像古埃及神话中的阿蒙神的角。在古代的英格兰地区,它们则被称为蛇石,原因是它们很像一条石化的蛇。而我国科学家根据它们螺旋的形状很像菊花就起名为菊石。它们壳形态有很多种,有直的,有弯的,有回形针状的等。游戏中的菊石形状更像是环形壳。
学名:Ammonoidea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0楼2023-02-18 14:14
收起回复
    16.猎章龙
    一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蛇颈龙类,化石出土于新西兰。其名字的含义是鱿鱼食者,但是因为属名中的whekea泛指头足类但仅可以特指章鱼,鱿鱼的特指词是ngu。所以被翻译成猎章龙。它们的牙齿形状非常小,而且数量非常多,非常适合捕捉鱿鱼这种又快又滑的猎物(游戏里吃鱼)。因此它们才有了鱿鱼食者这个名字。过去猎章龙被认为是极泳龙(Aristonectes)一样是滤食性蛇颈龙。猎章龙的天敌可能是白垩纪晚期的沧龙类,如海怪龙(Taniwhasaurus),虽然像白垩尖吻鲨这样的大型鲨鱼也可能对它们构成威胁。它们被认为生活在深海之中,因为它们的大眼睛很适合深海环境。
    其下包含种:
    卡蒂基猎章龙 Kaiwhekea katiki(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1楼2023-02-19 00:21
    回复
      明天拼胶断更一天。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2-19 00:26
      回复
        17.神河龙
        神河龙是一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蛇颈龙类,化石最早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州洛根县的海尔河组,化石包含一个完整的头骨,以及20节颈椎。其属名的意思是“冥河的蜥蜴”。以希腊神话中的斯堤克斯河(River Styx)为名。斯堤克斯河是环绕冥界的九条冥河之一。神河龙腹腔中曾经发过胃石,科学家猜测它们可能吞食胃石辅助消化。神河龙颈部占身长的一半。且具有圆锥状的锐利牙齿,适合刺穿,而非切割,适合捕捉鱼类。如同其他蛇颈龙类,神河龙可能将猎物以大块吞下。虽然神河龙是掠食性生物,但是它们较小的幼体容易受到大型鲨鱼如白垩尖吻鲨和加达比齿鲨(Cardabiodon)的攻击,而新兴出现的沧龙类也将成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甚至威胁到成年神河龙。
        其下包含种:
        史诺氏神河龙 Styxosaurus snowii(模式种)
        布朗氏神河龙 Styxosaurus browni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3楼2023-02-19 19:48
        回复
          18.海纳鱼
          一种生活在泥盆纪的灭绝史前肉鳍鱼类,不知名原因它们在国内被称为含肺鱼,其属名的含义是海纳,该名字源于它们的化石发现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海纳(英语:Hyner, Pennsylvania)的一座村庄。它们曾在bbc的纪录片中描述为5米两吨的夸张体型,但是现实中它们并没有那么大,它们的真实体长约2.5-3.7米并重约2吨。但这足以支撑它们成为目前发现第二大的灭绝肉鳍鱼。在bbc的纪录片中它们被描述为会短暂的爬上陆地捕食海纳螈(Hynerpeton),这源于化石记录上描述它们的鳍很强壮,但只是猜测,没有任何依据。不过这对强壮的鱼鳍更大的作用可能是帮助它们穿越浅水和避开水下障碍物。它们的体表由圆鳞覆盖。它们也具有巨大的感觉管来帮助感测周遭猎物的活动,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居住的淡水环境水质污浊,无法依赖视力。
          其下包含种:
          琳达海纳鱼 Hyneria lindae(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4楼2023-02-20 21:54
          收起回复
            19.根齿鱼
            一种生活在石炭纪的灭绝史前肉鳍鱼类,也是目前发现最大淡水灭绝肉鳍鱼。其属名的含义是像根一样的牙齿。它们的化石发现于爱尔兰及苏格兰。它们是石炭纪时期淡水湖沼、河流与沼泽地区的顶级掠食者,以中小型的两生类与鱼类为食。它们的嘴中布满了锐利而弯曲的牙齿,这样的牙齿适合捕捉滑溜溜的猎物。它们还有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这双眼睛能够帮助它们在混浊幽暗的水中看清猎物。它们还发现了皮肤印痕化石,这些化石显示它们具有巨大的板鳞,类似于现存的巨骨舌鱼。
            其下包含种:
            希氏根齿鱼 Rhizodus hibberti(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6楼2023-02-21 20:53
            收起回复
              20.巨齿耳齿鲨
              巨齿耳齿鲨是一种生存于中新世早期到上新世末期大型鲨鱼,是地球存在过的最强大的海洋掠食者。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巨齿耳齿鲨并不是一个拥有独立属的古生物,它们是耳齿鲨属(Otodus,意为耳朵状的牙齿)的一种。而它们的常用名称巨齿鲨则来自于它们的种名:megalodon(意为超级大牙齿)。它们几乎分布于当时世界海洋的每个角落。从北半球到南半球都发现过它们的化石。它们的食性很广,从小型鱼类到大型鲸鱼。曾经在一些鲸鱼化石上也发现过巨齿耳齿鲨的咬痕,巨齿耳齿鲨目前仅发现牙齿,椎骨和一具幼年个体的化石。在流行文化中,巨齿耳齿鲨常被复原成一只放大版的噬人鲨(也就是大白鲨)。不过到了电影《巨齿鲨》中才出现了非放大版的噬人鲨的巨齿耳齿鲨造型(尽管电影中的造型依旧有些问题)。现实中的巨齿耳齿鲨并非放大版的噬人鲨,它们的吻部比噬人鲨更短,并且颌骨比噬人鲨更宽。尽管游戏中的巨齿耳齿鲨造型并不算多好,不过一些关于巨齿耳齿鲨的细节还是注意了。
              学名:Otodus megalodon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图源来自失眠睡鲨Insomnus)


              IP属地:广西37楼2023-02-21 22:33
              回复
                21.滑齿龙
                一种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到晚期的上龙类,其学名的含义是“平滑侧边牙齿”。它们最早发现于法国北部的波洛格内附近,且只有几枚牙齿化石。说到滑齿龙不得不提1999年的某著名6集纪录片将滑齿龙复原为25米长的巨怪,这个错误的复原导致很多人误解了滑齿龙这种生物。实际上滑齿龙并没有那么大。它们最完整的标本估计有639厘米长,头骨长126厘米。它们有着典型的上龙四肢结构,虽然没有鱼的肢体结构游泳那么高效,但这种四肢结构提供了极好的加速能力。它们鼻孔的排列非常有趣,这代表它可能嗅觉非常灵敏。这可以使滑齿龙在远离视觉范围的情况下找到猎物,甚至可能感知到其他掠食者留下的新鲜猎物的血液,就像今天的鲨鱼。它们被认为是卵胎生动物,喜欢在浅海域产仔。
                其下包含种:
                残酷滑齿龙 Liopleurodon ferox(模式种)
                短颈滑齿龙 Liopleurodon pachydeirus
                俄罗斯滑齿龙 Liopleurodon rossicus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38楼2023-02-22 21:14
                回复
                  22.邓氏鱼
                  邓氏鱼是一种生活在晚泥盆纪的大型盾皮鱼。它们是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知发现体型最大的盾皮鱼。其属名的意思是邓克尔的骨头,其实邓克尔是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大卫·邓克尔David Dunkle。代表着邓克尔对化石研究的奉献。邓氏鱼仅发现头骨和头胸甲,和部分椎骨化石。因此它们后半身的长什么样是未知的,早期邓氏鱼依据其他节甲鱼目(例如:粒骨鱼(英语:Coccosteus))来参考还原的,也就是早期形似蝌蚪尾的复原,游戏也用这个复原。不过粒骨鱼被认为是偏底栖的物种,而邓氏鱼可能是远洋生物,因此这样复原的邓氏鱼的机动性可能会很不灵活。因此现在邓氏鱼主流复原都是参考现代远洋鲨鱼,这样复原的邓氏鱼有更快的速度和爆发力。它们的化石广泛发现于北美洲、波兰、比利时与摩洛哥。不过玩过某款土豆公司出品的游戏应该对邓氏鱼印象深刻,它们被描述成比巨齿鲨更大,甚至成为灭绝的巨齿鲨的元凶,在这当时曾经误导过很多人都以为邓氏鱼是比巨齿鲨更强大的生物。实际上邓氏鱼生存年代比巨齿鲨早,而且它们也没巨齿鲨那么大。
                  其下包含种:
                  泰雷尔邓氏鱼 Dunkleosteus terrelli (模式种)
                  丹尼逊邓氏鱼 Dunkleosteus denisoni
                  马赛邓氏鱼 Dunkleosteus marsaisi
                  贵冑邓氏鱼 Dunkleosteus magnificus
                  密苏里邓氏鱼 Dunkleosteus missouriensis
                  纽贝里邓氏鱼 Dunkleosteus newberryi
                  钝矛邓氏鱼 Dunkleosteus amblyodoratus
                  瑞弗邓氏鱼 Dunkleosteus raveri
                  比利时邓氏鱼 Dunkleosteus belgicus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请无视那个长得像金鱼似的“最新”复原)


                  IP属地:广西39楼2023-02-23 21:59
                  回复
                    23.克柔龙
                    这里不讨论放逐龙(Eiectus)和克柔龙之争,因为这两一直没有合理的结果的。不过唯一能确认的是克柔龙属的博波亚卡克柔龙(Kronosaurus boyacensis)已经独立成一个新物种:波亚卡蒙基拉龙(Monquirasaurus boyacensis)。克柔龙是体型最大的上龙类之一。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早期,化石发现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其属名的含义是克洛诺斯的蜥蜴,克洛诺斯是古希腊的泰坦巨神,也是神王宙斯的父亲。它拥有一个细长的头,短而粗厚的颈部,一个由四个鳍状肢推动短粗躯体,和一个相对短的尾巴。克柔龙无疑是一种掠食者,它们的牙齿很大,并且呈圆椎状。曾经在一具远古龙(Tuarangisaurus)的化石发现过疑似克柔龙的咬痕。并且同时代的动物还有大量鱼类、多样性的软体动物如鱿鱼、菊石、箭石。有些上述动物的化石,甲壳上的齿痕可能是由克柔龙造成的,它们的后齿成圆形,适合压碎有硬壳的动物。不过有趣的是,有一位主播在某款游戏中整了个黄瓜配色的克柔龙,因为其魔性滑稽而成功出圈引发不少二次创作,不过游戏里面的满级克柔龙配色还挺黄瓜。游戏克柔龙缺点就是太瘦了和诡异长尾。
                    其下包含种:
                    昆士兰克柔龙 Kronosaurus queenslandicus(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40楼2023-02-24 13:42
                    回复
                      24.利兹鲲
                      一种生存于侏罗纪中晚期直到白垩纪的大型厚茎鱼目(Pachycormiformes)成员,也该目的最大成员。翻译成利兹鲲是因为该目的一些大型滤食者常被翻译成xx鲲。利兹鱼其实也没问题。其属名含义是意为“利兹的鱼”,因化石收集家Alfred Nicholson Leeds于1889年在英格兰彼得伯勒发现它的化石而得名。利兹鲲的化石可以在英格兰的卡洛夫阶、德国及法国北部、智利的牛津阶及法国的启莫里阶等地都有发现。 利兹鲲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硬骨鱼,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滤食者。利兹鲲由于化石残缺,导致有9-10米甚至30米的复原。不过现在观点认为它可能只有16米,但它们也是一种非常大的鱼。利兹鲲化石曾发现过一些海鳄的咬痕,某纪录片里面猜测是中喙鳄(然而国内把它翻译成地蜥鳄,导致中喙鳄长期被叫地蜥鳄)。不过可能是海鳄在进食它们的尸体。此外利兹鲲还发现过尾鳍的化石,它们的尾鳍十分巨大,可能用于帮助它们躲避掠食者的袭击。不过游戏里面最奇怪的是利兹鲲居然会抓鱼吃,然而现实中利兹鲲被认为以浮游生物为食。
                      其下包含种:
                      疑难利兹鲲 Leedsichthys problematicus(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41楼2023-02-24 14:25
                      回复
                        25.上龙
                        上龙是一种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上龙类,其属名的含义是“更甚的蜥蜴”。它们是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头足类、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它们化石在澳大利亚到北美,甚至到北极,英国,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斯瓦尔巴群岛。也可能是法国、波兰和俄罗斯都有发现。上龙的头颅巨大,颈部短小,长有弯刀般锋利的尖齿,且咬啮起来更厉害,其肌肉的横断面积的比鳄鱼大几倍,因此,上龙的肌肉更粗更强,颚部庞大又有力。一对鳍状肢和形如长鞭的尾巴帮助它在大海中乘风破浪。上龙捕食猎物时更是迅猛绝伦。其中上龙属最出名的物种莫过于冯氏上龙(Pliosaurus funkei),它们在未正式命名时被称为掠食者X(Predator X)。冯氏上龙发现于北冰洋中有一个名叫斯匹次卑尔根岛的岛屿,该岛屿属于斯瓦尔巴群岛。当时在该岛发现了它们是头骨时,因为当时无法确认它们的分类,所以科考队给大怪兽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掠食者X”(Predator X)。冯氏上龙很可能是浅海中的伏击者,它们会深吸一口气然后潜入海底,背上的伪装色让其与海底融为一体。当猎物出现在上方的时候,冯氏上龙会突然发力,在短时间内靠近猎物并用大嘴发起致命一击。
                        其下包含种:
                        短颈上龙 Pliosaurus brachydeirus(模式种)
                        冯氏上龙 Pliosaurus funkei
                        阿曼萨上龙 Pliosaurus almanzaensi
                        短椎上龙 Pliosaurus brachyspondylus
                        卡氏上龙 Pliosaurus carpenteri
                        凯氏上龙 Pliosaurus kevani
                        大鳍上龙 Pliosaurus macromerus
                        巴塔哥尼亚上龙 Pliosaurus patagonicus
                        奇异上龙 Pliosaurus portentificus
                        俄罗斯上龙 Pliosaurus rossicus
                        西伯雷上龙 Pliosaurus westburyensis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43楼2023-02-24 19:57
                        回复
                          26.蛇颈龙
                          蛇颈龙是一种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蛇颈龙类,也是最出名的蛇颈龙类之一。它们的特色在于小头、细长的颈部、像乌龟般宽阔的身体、短尾巴,与两对大且长的鳍状肢。它们的化石在中欧和西欧都有发现。最早发现蛇颈龙的人是英国早期的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蛇颈龙的属名意思是“接近蜥蜴”,意指它比鱼龙还接近现代蜥蜴,鱼龙的化石比蛇颈龙早几年在相同地点发现。而国内学者根据它如同蛇一般的颈部起名为蛇颈龙。蛇颈龙经常被描绘成和翼手龙争抢鱼肉的形象,但实际上它生存的年代比翼手龙要早很多,两者不可能相遇。传统理论认为蛇颈龙在海洋中主要以鱼、鱿鱼和其他游水动物作为食物,其实不然,在化石中竟发现蛇颈龙肠胃中残留着蛤蜊、螃蟹和其他海底贝类动物,这证明蛇颈龙的食谱要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猎食游水鱼类,还可以利用长长的脖颈伸到海底寻觅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它们颈部相当地细长,但因为脊椎骨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颈部相当地不灵活,所以不要把它们的颈部想象得像蛇一样灵魂。
                          其下包含种:
                          长颈蛇颈龙 Plesiosaurus dolichodeirus(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45楼2023-02-24 20:58
                          回复
                            想看什么锦标赛和VIP生物的科普可以留言。


                            IP属地:广西46楼2023-02-24 21:01
                            收起回复
                              27.蕉背鳍鱼
                              国内一直流传着班纳博格米努斯鱼这个迷惑翻译,大概率是直接音译造成。其属名的含义是香蕉背鳍,源于它们的背鳍很像一根大香蕉。它们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堪萨斯州。它们生活在西部内陆海道,这条海道在白垩纪晚期将北美一分为二。它们可能以软体生物为食,因为它们有平坦的下颚和盘子状的颚骨,很适合粉碎那些硬壳食物。它们的下颌还布满细碎但锋利的小牙齿,这代表它们也可能以小鱼和头足纲为食。它们属于塞纳命运鱼目(Tselfatiiformes)的一员,该目成员的特点是有着一个大背鳍。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2米之间,并且身体粗壮。
                              其下包含种:
                              艾氏蕉背鳍鱼 Bananogmius ellisensis(模式种)
                              游戏内一级

                              游戏内满级

                              现实复原参考


                              IP属地:广西47楼2023-02-24 2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