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简帛带来的线索,可知在传世典籍中如《楚辞·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淮南子·道应》“子发攻蔡,踰之”,这些“踰(逾)”也应读为“降”。[3]值得注意的是,《系年》、《淮南子》与高台古井楚简的“降”都用为攻降的意思。
经过上述的改释与拼合,我们知道高台古井楚简记录的事情是:“驼”这个人去某地(或某官府)告诉郯陵公、䣆公,一个妇人从鄢来,说鄢已经被攻降了。这支简记录的事情比较完整,但因某种原因被扔入井中,其原因虽不可究诘,但恐非整理者所言的“竹简出土于古井内,可能是书手由于抄写错误而丢弃”这么简单。
简文所记载的鄢被攻降之事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史记·楚世家》:“(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明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对比这些史事可以看出,此简所记的就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破鄢的事件,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对此历史事件的即时记录,是唯一一支可以把书写时间准确定位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的战国楚简,对楚简字体与同出器物的断代有着重要的标尺意义。
本文得到朱晓雪先生的指正,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