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世纪前期的革命历史的痕迹由于遥远而显得隔膜不清。当我们反思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上海的十里洋场、议员的花园洋房、姿容秀美的摩登女郎、黄浦军人的勃勃英姿、整齐热烈的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就会通过文艺作品的方式展现给我们。对于这些场景,今天的年轻人或许会想:这么美好的年代,这么诗情画意的场景,这么激昂奋发的人们,是多么令人向往与热爱。为什么要革命?还要流血、还要不顾爱情、乃至还要牺牲?为什么有人要去抢那些潇洒温良的绅士们的土地?难道当时的共产党人真的错了?是盲目的无缘无故受人唆使并唆使别人无头脑地去牺牲、去流血、去不顾家人弟兄?作为那段历史的当事人,首先“被唆使”又“唆使人”的瞿秋白对中国的状况是怎么分析的,又是如何说服那些甚至肯于献身的后来者的?我们应该予以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当时的多场革命运动,牺牲了很多人,瞿秋白也是这些牺牲者之一。对于牺牲,瞿秋白是这样认识的:“愿意牺牲的人必定有他的绝对不肯牺牲的东西,或者他的绝对不能牺牲的东西——群众运动的牺牲者绝对不能牺牲他的狂热的感情,社会运动的牺牲者绝对不能牺牲他的积极的怀疑心,他们绝对不牺牲他们的人格——才能去牺牲。”他在文章中极力强调不能以群众运动牺牲者的态度来做社会运动,因为那样的牺牲不会有任何意义。“社会运动的牺牲者,要去做社会运动,应当没有无限的轻信 心,没有极端的感情,不受无意识暗示,而有积极的怀疑心,有沉静 的研究心,有强固坚决的毅力。”[2]那么,先驱者瞿秋白是以怎么样沉静的研究心来研究当时的中 国的?研究的方法依然是瞿秋白自己所提出的,先看它“是什么”, 再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