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diy吧 关注:35,374贴子:2,290,613
  • 11回复贴,共1

【匡谬】描述修正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啊,这里牧孖,突然意识到3d吧自从猫神退圈以来,就很少再有纯纯正正的描述修正贴了,描述是一个设计中占比相当大的部分,一个简洁易读的描述也能让别人提起兴趣,仔细推敲你的设计,反之则让人迷惑不解,遂开此贴,旨在帮助萌新修正、简化自己的描述,减少歧义,顺便了解三国杀底层机制的各种细节,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设计发在这里让我来修改,我们一起讨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16 13:47回复
    〖权度》转换技,游戏开始时可自选阴阳状态,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指定一名角色并选择一项:阳:令其:1.将手牌数向场上一个最值调整[1]张;2.将体力值向场上一个最值调整[1]点;背水:失去1点体力;阴:获得其[2]张牌并失去1点体力。准备阶段,你可以删去此技能的“转换技”标签,合并阴阳效果,然后将[]中的数字改为3。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16 14:4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7l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与技能发动次数有关的变量,什么时候从0开始算,而什么时候是1?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官方的几个武将来看:手杀高览,薛综,新杀界顾雍,赵俨
      前三者的描述分别是:你本回合“已”发动“峻攻”的次数,“此前”此技能发动“过”的次数,“此前”你本阶段发动的次数,而赵俨的描述是:此技能本回合发动次数
      而游戏中对应的第一个X分别是:0,0,0,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想要X从0开始,请加上“此前”,“已”,“过”等字样,若无则X从1开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16 17:59
      收起回复
        对于7l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即“或”的使用,我重新查看了手杀大约400多个武将的描述,在这里初步的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最容易能够想到的便是两项的选择
        如董卓【崩坏】:“你失去1点体力或减1点体力上限”
        孙尚香【结姻】:“你可以选择一名男性角色,弃置一张手牌或将一张装备牌置入其装备区”
        步练师【安恤】:“你摸一张牌或回复1点体力”
        这三个例子中的“或”均表示“二选一”的意思,【崩坏】也能够描述为“锁定技,结束阶段,若你不为体力值最小的角色,你选择一项:1.失去1点体力;2.减1点体力上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17 11:37
        回复
          而继续观察可以发现,在三国杀中,“或”有时也能够代替“和”的意思:
          孙策【激昂】:“当你使用【决斗】或红色【杀】指定目标后,或当你成为【决斗】或红色【杀】的目标后”
          老王异【秘计】:“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
          凌统【旋风】:“当你于弃牌阶段弃置过至少两张牌,或当你失去装备区里的牌后”
          神吕布【狂暴】:“当你造成或受到1点伤害后”
          不难发现,这些描述中的“或”均为“和”的意思,老王异的秘计一回合可以触发两次,等同于谯周的“准备阶段与结束阶段”
          于是我们可以做出初步判断:当“或”连接两个时机或条件时,表示的是“两者都”,相当于“和”;而当“或”连接的是两个行为时,表示的是“二选一”即两项选择
          于是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或”和“/”的区分:
          〖技能一》准备阶段或结束阶段,你可以摸两张牌或获得一名其他角色一张牌。
          〖技能二》准备阶段/结束阶段,你可以摸两张牌/获得一名其他角色一张牌。
          技能一中的第一个“或”连接了两个时机,按照我们之前的判断,视为“两者都”,因此技能一可以写成“准备阶段,你可以摸两张牌或获得一名其他角色一张牌;结束阶段,你可以摸两张牌或获得一名其他角色一张牌。”类似文言文中的互文现象
          而技能二中的“/”表示一一对应,即“准备阶段,你可以摸两张牌;结束阶段,你可以获得一名其他角色一张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7-17 11:51
          回复
            既然人那么少,那我再聊点别的
            2l设计中提到了“不计次数”(亦可写成“不计入次数限制”或“不计入次数”),这里谈谈“不计次数”和“无次数限制”的区别
            我们从底层规则开始聊起
            即“每名角色于自己的出牌阶段至多只能使用一张【杀】”
            这条规则相关的结算如下:
            1.每名角色于自己的出牌阶段使用【杀】的次数上限为1,达到该上限时,该角色本阶段无法使用【杀】
            2.当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后,他使用过【杀】的次数便+1
            当描述为“不计次数”时,顾名思义,意味着该【杀】使用过后,该名角色使用过【杀】的次数不+1,而是+0,所以你可以一直使用【杀】,然而,当你使用了非“不计次数”的【杀】即普通【杀】时,你使用过【杀】的次数+1,达到上限,本阶段无法再使用【杀】,即使是不计次数的【杀】也不行了,相关技能可以参考张星彩【枪舞】,魏关羽【怒斩】
            当描述为“无次数限制”时,顾名思义,消除了你本回合使用【杀】的次数上限,即次数上限为无限,然而,每当你使用过一张“无次数限制”的【杀】后,你使用过【杀】的次数依然会+1,因此当你先使用无次数限制的【杀】之后,无法再使用有次数限制的【杀】,相关技能可以参考许攸【成略】
            奇怪的是,一向以描述严谨著称的ol却在最近合并了这两种说法,统称为“无次数限制”,并且可以随便用【杀】,这个改动有好有坏,我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7-18 13:05
            收起回复
              哈哈,1000阅读只有18层楼,我又来盖楼了,随便说说“展示”,“亮出”和“明置”的区别:
              三者的共同点:把一张原本背面朝上的牌翻成正面朝上
              区别在于:一张牌被展示之后,除非需要进行后续操作,在展示之后需要翻回去,重新回到背面朝上的状态
              亮出的牌分两种情况:若为牌堆中的牌,亮出之后进入处理区(可以理解为弃牌堆),否则亮出之后不翻回,一直亮着
              “明置”一词在官方描述中仅修饰过武将牌,即国战中将暗置武将牌翻开,或隐匿中的武将登场时的操作,在民间diy中也常被用来修饰其他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牌在哪个区域,均保持明置状态不翻回,在牌堆中与“亮出”不同,而在其他区域等同于“亮出”
              另外,不能展示,亮出,明置任何正面朝上的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7-20 12:26
              收起回复
                〖二桃》出牌阶段限三次,你可以将一张牌当本回合未使用过的非伤害类锦囊牌对一名其他角色使用,然后若其体力值大于/等于手牌数,你视为拥有“节命”直到其下回合结束/回复1点体力。当你首次以此法指定的角色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失去1点体力并将牌堆中一张【桃】移出游戏(至多两张),然后本技能使用次数-1。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7-20 15:5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关于21L和22L共同体现出的问题,这里来谈一下:三国杀中的固定搭配
                  很多新人分不清“一”和“1”的区别
                  在三国杀中,“一”一般用来修饰牌,技能,角色,项数,比如一张手牌,一名其他角色,选择一项,失去一个锁定技
                  而“1”一般用来修饰抽象的数值,比如1点体力(上限),1点伤害,1点手牌上限
                  关于标记,用牌当作标记时用“一”,而真正的标记用“1”,比如一张“田”,一张“权”,1枚“暴怒”,1枚“橘”
                  当技能中的数值可被修改时,统一用阿拉伯数字,比如吴苋的“福绵”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7-20 16:52
                  收起回复
                    顺便讲一下动词的搭配
                    1.(增)加/减(少)1点体力上限。
                    2.回复X点体力。(“回复”不要写成“恢复”“回”,“体力”不要写成“血量”“生命值”“血”)
                    3.失去X点体力。
                    4.扣减X点体力。(受到伤害和失去体力的统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7-20 17:03
                    回复
                      好久没更知识点了,讲一讲“弃”与“弃置”的区别:
                      先讲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直接看规则集:“弃置”是“将一名角色区域里的牌移至弃牌堆”的操作,也就是说能且仅能操作牌;“弃”是“失去标记的操作”,也就是说能且仅能操作标记,这一点在风林火山中体现的很好(神吕布,神司马懿)
                      然而,由于失去的标记会移出游戏,所以会有人误认为“弃”的意思就是“将xxx移出游戏”,实际上这个理解并不严谨,因为在“弃”的这条含义下,明确说了只操作标记而不操作其他元素,因此将同样的操作硬套在其他元素上是不合理的,私以为,在三国杀随着时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官方已有的例子,观察“弃”新的含义,即操作“牌”时的含义
                      这一点,根据ol2022年发布的描述规范化调整第五条,我们可以发现:当需要将牌不断弃置直到满足某些条件时,正确的描述是“弃至”,与“摸至”对应,此时“弃”等同于“弃置”,这一点在手杀郝昭的描述中亦有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完善“弃”的含义了:
                      1.失去标记的操作
                      2.当需要将牌不断弃置直到满足某些条件时,等同于“弃置”(其他情况只能用“弃置”)
                      ps:一个题外话,在ol,官方隐藏了第一条含义,而将“弃”全部统一成了“移除”,所以描述“失去标记的操作”时,“移除”也是可以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24-08-05 09:35
                      回复
                        关于“弃”和“弃置”的又一项线索:韩旭提出二者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单纯的“弃置”也可以等同于“弃”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4-08-09 20: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