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胆的构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提出的。他们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式与3D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采用整体预制拼装、局部打印连接的方式,设计建造月面基地。
“月面基地不可能从地球上携带建筑材料去建造,这样的话建筑成本会极贵。”丁烈云将“月壶尊”定位为“原位建造”,即主要建造材料来源于月球本身而不是地球,“开始觉得难,现在已经有一些技术支撑,不像原来的那么难了。”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最高可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在这样的地方建造房子无疑是一种考验。
“建筑样式应该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周诚表示,在月面建什么样的建筑,他们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团队起初尝试了穹顶结构、拱形结构以及柱状结构,很多造型反复尝试,要符合月球表面的使用环境,又要方便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