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吧 关注:732,768贴子:11,384,120

回复:中国脊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颠覆西方传统模式!我国首创的这项技术,连美国都来重金求购


IP属地:湖北78楼2024-08-21 21:40
回复
    这个“秘密武器”所涉及到的技术,其实并不高深——3D打印和数控机床。这两项技术,很多人不但听说过,甚至多少还能说出点门道。可想把它们两个结合到一起,并实际应用到制造领域,就难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项技术诞生后,美国前后3次砸下重金想要收购。


    IP属地:湖北79楼2024-08-21 21:40
    回复


      IP属地:湖北80楼2024-08-21 21:41
      回复
        由于此项技术对于国家战略安全和基础制造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商务部和科技部近期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将“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列入了限制出口目录之中。这意味着该项技术不再被允许自由出口,以保障我国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利益。


        IP属地:湖北81楼2024-08-21 21:43
        回复


          IP属地:湖北82楼2024-08-21 21:44
          回复


            IP属地:湖北83楼2024-08-21 21:47
            回复
              <独行月球 >


              IP属地:湖北84楼2024-08-22 00:10
              回复
                上月球 盖房子


                IP属地:湖北85楼2024-08-22 19:42
                回复
                  ■ 月面基地建筑物定型“月壶尊”
                  像个竖立的鸡蛋壳
                  7月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3D打印模型“月壶尊”。从外面看,它像是一个放大的鸡蛋壳竖立在地面。
                  作为建筑物,“月壶尊”里面并没有承重的“四梁八柱”,蛋壳顶端是穹顶结构,蛋壳体分内外两层,中间夹一层类似于肋骨的结构,以增强稳定性。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系主任周诚教授介绍,记者眼前的“月壶尊”属于缩小版,它真实的长宽均为3米,类似于一个圆形结构的房子,房间分成上下两层,分成工作间和休息间。


                  IP属地:湖北86楼2024-08-22 19:43
                  回复


                    IP属地:湖北87楼2024-08-22 19:52
                    回复


                      IP属地:湖北88楼2024-08-22 19:52
                      回复
                        这个大胆的构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提出的。他们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式与3D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采用整体预制拼装、局部打印连接的方式,设计建造月面基地。
                        “月面基地不可能从地球上携带建筑材料去建造,这样的话建筑成本会极贵。”丁烈云将“月壶尊”定位为“原位建造”,即主要建造材料来源于月球本身而不是地球,“开始觉得难,现在已经有一些技术支撑,不像原来的那么难了。”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最高可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在这样的地方建造房子无疑是一种考验。
                        “建筑样式应该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周诚表示,在月面建什么样的建筑,他们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团队起初尝试了穹顶结构、拱形结构以及柱状结构,很多造型反复尝试,要符合月球表面的使用环境,又要方便建造。


                        IP属地:湖北89楼2024-08-22 19:53
                        回复


                          IP属地:湖北90楼2024-08-22 20:03
                          收起回复
                            目前,国外建造月面基地的技术思路是高能束3D打印,存在大尺寸结构一次性成型困难、耗能大等问题。华中大团队借鉴中国传统砌筑和榫卯连接方式,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式与3D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利用月壤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再用机器人砌筑,“像搭建星际积木一样”在月球上搭房子,不仅搭建风险更小,成本也更低。
                            团队已制备出国内首个模拟月壤真空烧结打印样品,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为很多关键技术起了不少可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比如将月面建筑命名为“月壶尊”,将完成浇筑工作的机器人命名为“中国超级泥瓦匠”,将用于月球表面原位资源3D打印的机器人命名为“月蜘蛛”。


                            IP属地:湖北91楼2024-08-22 20:06
                            回复


                              IP属地:湖北92楼2024-08-22 20: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