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吧 关注:622贴子:3,157
  • 6回复贴,共1

最浅伏惑一心不乱真的很难证吗?其实不难,三年五载几乎都可证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必须专精,必须严持五戒,发瑱实菩提心……。只要念至最浅伏惑事一心,便可入第一类决定往生自在往生之流!即第六品世间善人往生,《妙宗钞》判其对应修证阶位,只观行位初随喜品。


IP属地:辽宁1楼2025-02-13 19:00回复
    往生传记,从古自今,这样的例子很多。近代著名的往生个案中,有不少就是二三年就成就了。有些就是舍寿往生。
    专精是必须的,每天只十口气念佛法,不要期望了。黄老提出至少每天一万,或三五万。但如果想三年成就,必须脱产(或不影响念佛,例如黄打铁),必须每日主修念佛,几乎都是在念佛。娑婆万缘全部放下,这三年都是在精进念佛。能如是念佛,必不会破戒,五戒十善就是在这一句佛号中。忏悔灭罪,也是在这一句佛号中。


    IP属地:辽宁2楼2025-02-13 19:01
    回复
      印祖也好,黄老也好,针对一心不乱的开示,常是特指,特指断惑一心。理一心不乱,这是开始破无明惑了,这个境界很高,必大彻大悟,已入分证位,至少相似位后心。事一心不乱,黄老和印祖多是特指断惑事一心不乱,位及相似初信(断见惑)相似七信位(见思惑全断)。末法时期念佛人,能断见思惑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已经可以竖出三界,同于自力法门,算难行道了。


      IP属地:辽宁3楼2025-02-13 19:01
      回复
        事一心不乱,蕅祖要解中有作解释,提出或伏或断,原文虽然提的是伏断,但这里面本来就分伏惑和断惑,这是显然的。相似位人最低断见惑,就算思惑未全断,也能伏惑。相似七信位断惑水平,可以比肩阿罗汉。
        关键是观行位修行人也能伏惑,可以伏见思惑,至少能不再犯四根本戒,这种一心不乱水平相对浅些,即伏惑事一心不乱。有些法师常提的功夫成品,如果渐入定功,那就是伏惑事一心不乱的水平,就已经入第一类往生之流了。


        IP属地:辽宁4楼2025-02-13 19:05
        回复
          决定往生对应阶位是智者知礼大师《妙宗钞》判的,但最初提出决定往生,是世尊亲口提出的。详见十六观第三观那段经文,此人初得三昧,临终他世决定往生。知礼释临终他世,就是指这一世,不是别时意。
          初得三昧,这也是世尊亲口所言。而《妙宗钞》判决定往生最低阶位,只观行位初品。并且,《妙宗钞》判九品之第六品世间善人往生,对应阶位,也是观行位初品。


          IP属地:辽宁5楼2025-02-13 19:06
          回复
            观行位初品,初得三昧,大抵欲界定上下的定功,非常浅,还远远未到初禅。念佛人通过三年专精,都是可以证得的。蕅祖要解有云,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得伏惑事一心不乱,就看他起惑和破戒的情形,就可以反证了。
            世尊言,此人初得三昧……。
            这也说明,念佛三昧与一心不乱,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印祖有篇《念佛三昧摸象记》,这就是前面所说,都是特指断惑一心,此文指理一心。而念佛三昧,也可以分断惑和伏惑念佛三昧,这与一心不乱的划分可以相同。


            IP属地:辽宁6楼2025-02-13 19:08
            回复
              断惑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相对难。伏惑事一心,生凡圣侗居土,相对易。末法时期念佛人,可以说人人有份。
              为什么提念佛三昧?因为般周经提见佛三力,见佛须是三昧定心定境中。
              见佛三力,少有法师提及。这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涉及辨别见佛真伪的。现在还没看到什么人攻击般周经,因为……


              IP属地:辽宁7楼2025-02-13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