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爱辰吧 关注:799贴子:104,506
  • 9回复贴,共1

沉迷于《红楼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其中味还真不易解,《红楼梦》真是一本神作,字里行间埋下那么多伏笔,每字每句里都颇有渊源,需得细细品尝,慢慢琢磨,真有如拜读天书一般,当然囫囵吞枣似读法的人也有不少,不过那就和看电视剧差不多,到死也难品红楼之万一。
   但曹雪芹毕竟是曹雪芹,不管下笔如何精妙,都始终能让读者不忍释卷
   甜甜看过《红楼梦》没


1楼2010-12-07 01:44回复
    回复:2楼
       说来惭愧,我真正接触《红楼梦》不过一月,之前对这本名著一直没有太多了解,而接触《红楼梦》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偶然的是,我是在一本研究世界文学史的书籍上看到对《红楼梦》的评论的,作者对《红楼梦》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在基本精神上却给予了《红楼梦》极高的评价,说《红楼梦》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书,纵观世界文学史,都难以找出一本能与《红楼梦》相类似的作品。
       必然的是,在很久以前,我就对一些《红楼梦》的诗词大为折服,尤其是那首《葬花吟》,这首诗词名为咏花,实则喻人。整首诗如歌如泣,字字悲音。使我对曹雪芹的文笔功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对《红楼梦》也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好奇感。以至于我在甜吧和豆腐吧都贴过两次《葬花吟》来自我陶醉。
       所以有了以上的两重偶然和必然,我后来迷上《红楼梦》也属意料之事。
       在偶然接触《红楼梦》的评价之后,我查找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资料,也看一集电视剧(新版和旧版都看了),在第一集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但由于了解《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于是决定抛开电视剧,直接看原著。
       看了原著之后,让我更加沉迷,原来世人所赞《红楼》之奇,并非虚言,单单在第
    一回都埋下那么多伏笔,而且我也逐字逐句的细细考查过,书中出现的诸多词句细节背后都有渊源,比如“西方灵河”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之龙河,“三生石”是指刻有前世今生来世的石头,“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丈顽石”其实是照应十二钗和十二副钗……等等伏笔,更有许多至今无法领悟之奥秘。让我对《红楼梦》的博大更加佩服,坚定了我读《红楼》的想法。
       而我看的也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是最快最好的让你了解《红楼梦》的书,我也没想到甜吧居然真有人是红迷,以后我们多讨论


    4楼2010-12-08 22: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说来惭愧,我真正接触《红楼梦》不过一月,之前对这本名著一直没有太多了解,而接触《红楼梦》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偶然的是,我是在一本研究世界文学史的书籍上看到对《红楼梦》的评论的,作者对《红楼梦》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在基本精神上却给予了《红楼梦》极高的评价,说《红楼梦》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书,纵观世界文学史,都难以找出一本能与《红楼梦》相类似的作品。
         必然的是,在很久以前,我就对一些《红楼梦》的诗词大为折服,尤其是那首《葬花吟》,这首诗词名为咏花,实则喻人。整首诗如歌如泣,字字悲音。使我对曹雪芹的文笔功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对《红楼梦》也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好奇感。以至于我在甜吧和豆腐吧都贴过两次《葬花吟》来自我陶醉。
         所以有了以上的两重偶然和必然,我后来迷上《红楼梦》也属意料之事。
         在偶然接触《红楼梦》的评价之后,我查找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资料,也看一集电视剧(新版和旧版都看了),在第一集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但由于了解《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于是决定抛开电视剧,直接看原著。
         看了原著之后,让我更加沉迷,原来世人所赞《红楼》之奇,并非虚言,单单在第一回都埋下那么多伏笔,而且我也逐字逐句的细细考查过,书中出现的诸多词句细节背后都有渊源,比如“西方灵河”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之龙河,“三生石”是指刻有前世今生来世的石头,“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其实是照应十二钗和十二副钗……等等伏笔,更有许多至今无法领悟之奥秘。让我对《红楼梦》的博大更加佩服,坚定了我读《红楼》的想法。
         而我看的也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是最快最好的让你了解《红楼梦》的书,我也没想到甜吧居然真有人是红迷,以后我们多讨论
      


      5楼2010-12-08 22:24
      回复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 =,4L有笔误,5L改改


        6楼2010-12-08 22:26
        回复
          回复:12楼
             不是想象中那么难看懂,只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本书背后还有无数秘密,但单纯作为小说来读也未尝不可。
             曹雪芹的文笔,对于那些痴迷于文字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得不看,曹雪芹笔力之强,让人惊叹,无论是写人,写物,写景,还是叙事,那都是登峰造极的文笔。就说写秦可卿丧礼时的那个排场,出殡队伍的那个浩大,几言几句,那气势简直胜过《三国演义》里的千军万马,你说NB不NB


          13楼2011-01-08 23:17
          回复
               以前看金庸老爷子的书,感觉就已经豪气冲天,气势如虹
               今天看了曹公的书,才发现笔力水平,高下立判,而且金庸爷爷还是写武侠的,是专门写大场面的,曹公则是写一家一户之事,真不知哪来的这神笔?
               我想如果用曹公的笔力去写《天龙八部》,那绝对更气势恢宏


            14楼2011-01-08 23:21
            回复
              回复:15楼
                 听完了,这张专辑亮点比以前少了点,时间长点才能听出味道吧


              16楼2011-01-20 20:44
              回复
                   瞧你们把楼歪的……
                   史湘云好可爱呀,好可爱


                17楼2011-01-20 20: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红楼梦里让我笑喷了的一句话“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脂砚斋的评语是[骂得痛快,非颦儿不可,真好颦儿,真好颦儿]
                     颦儿=林黛玉,这是黛玉骂宝玉的一句话


                  18楼2011-01-20 21:05
                  回复
                    回复:19楼
                    对对,黛玉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悲悲戚戚,很多时候都很可爱


                    20楼2011-02-01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