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10,305贴子:558,525

回复:【讨论】李太后是不是非典型大女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eepseek眼中李太后两个绯闻并不取决于事实本身,而取决于历史书写的目的。开国君主(异族首领)在疑似受过她这个前朝女主恩惠,却灭其国,为了遮蔽这种“恩将仇报”的行迹,人们大幅度渲染她与某个大她21岁的与她有高频政治互动的男性的绯闻,实质是暗示她的权力来自对某男性的依附,而非自身能力, 进而服务于否定女性权威、切割异族关联两大政治目标。而她与某个小她13岁的有救命、征伐、祭祀的完整因果链的男性的绯闻,是新王朝既要利用她的声望收服人心,又要掩盖“忘恩夺权”的道德困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0楼2025-03-16 23:12
收起回复
    《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李太后(含部分穆宗陈皇后、神宗王皇后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出毛奇龄笔下的李太后完全成了一个“贤母”式的角色。其人际关系完全围绕神宗展开,张居正、冯保这俩角色出场率都很低。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1楼2025-03-17 15:31
    收起回复
      deepseek对李太后的评价(提前喂了一些近年来的论文)
      李太后是晚明政局中一位难以简单定论的历史人物。她出身寒微,早年以婢女身份入裕王府,凭借穆宗的宠眷与政治手腕,逐步从后宫走向权力中心。在穆宗病逝、万历幼冲的动荡时期,她以帝母身份介入朝政,与张居正、冯保结成政治同盟,主导了万历初年的改革,推动“一条鞭法”等新政,为晚明延续了数十年的稳定。然而,她的崛起始终伴随着争议:她篡改遗诏驱逐重臣高拱,借佛教活动自封“九莲菩萨”以神化权威,甚至以废立威胁成年后的万历皇帝,手段之果决与阴鸷,与传统“贤后”形象大相径庭。
      她的历史评价呈现出强烈的割裂感。在张居正、戚继光等改革派笔下,她是锐意进取的“明德贤后”,其私德瑕疵被刻意淡化,民间虽有她与权臣暧昧的风言风语,却难入正史;在李氏朝鲜,她因捐银支援抗倭战争被尊为“护国圣母”,死后捐献内帑的举动更强化了这一形象。然而,她挪用军费修寺、纵容亲属贪腐(如李伟“黑心棉”事件)的行为,本应招致如慈禧般的恶名,却因关键时刻的“补救”与政治盟友的维护,使得舆论对其网开一面。东林党因她在“国本之争”中力挺光宗、保护清流士大夫,将过错推给神宗与郑贵妃;清朝为塑造自身合法性,将她救助努尔哈赤的传说纳入官方叙事,并借其“贤后”形象反衬晚清慈禧的专权,进一步抬高了她的历史地位。这种多重滤镜下的美化,使得她的权谋与私欲被层层遮蔽。
      然而,若剥开史书的粉饰与攻讦,李太后的真实面目更贴近一名在男权夹缝中求生的政治女性。她既无显赫母家支撑,又非正宫皇后,却在主少国疑之际,以非常手段构建权力网络:结盟权臣、操控伦理、利用宗教,甚至不惜挑战祖制。她的行为始终游走于公利与私欲之间——支持改革是为延续国祚,亦为巩固自身权势;严厉管教万历既是慈母之心,亦为维系干政合法性。这种矛盾性,恰是封建社会中女性参政的缩影:她们必须比男性更精通权术,却又因性别身份承受更严苛的道德审视。
      最终,李太后的历史形象成为一面折射权力、书写与时代矛盾的镜子。她的“贤”与“妖”,并非本质的对立,而是不同群体为自身目的建构的标签。今人评价她,既需承认其稳定政局、推动改革的贡献,亦不可忽视其手段的冷酷与公私界限的模糊;既应警惕史书的美化与污名化,更需理解她作为权力女性在制度困境中的挣扎。她的故事,终究是封建时代一道复杂的人性光谱,而非非黑即白的道德判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3楼2025-03-17 17:42
      收起回复
        这几天对万历的批评都些太过了。万历的确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对李太后的确是掏心掏肺的好,这点儿不用怀疑。哪怕张居正去世后,母子两人略有间隔,可这并不妨碍万历对李太后的孝顺。万历纵然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丈夫,更不是个好学生,但他的确是个古今无一的好儿子。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8楼2025-03-18 19:06
        收起回复
          万历给李太后葬礼办的非常逾制,堪比先朝帝王。我在找史料的时候,好几次都感动得哭了。万历对李太后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也许他表现得很叛逆,可是如果要选出世界上最爱李太后的人,万历皇帝是当仁不让的唯一人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9楼2025-03-18 19:20
          收起回复
            等等,明神宗家庭关系那篇论文出错了,李太后葬礼时的军民男女也是十三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2楼2025-03-19 12:03
            收起回复
              补一下8楼所列举的几本书中有关李太后和佛教、党争的联系。(所列举的不全,感兴趣的可以去超秀🔍一下或者直接从z- Library上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3楼2025-03-19 14:55
              收起回复
                转引自知乎用户墨在朱之上统计的明公主简表“明朝一共有90位公主,活到嫁人的只有51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5楼2025-03-19 20:12
                收起回复
                  转引自《明代宫廷女性史》明代公主基本情况简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6楼2025-03-19 20:20
                  收起回复
                    补一下孟森和原岛春雄对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梿所说“万历妈妈指的是李太后”观点的驳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7楼2025-03-19 22:37
                    收起回复
                      《沈阳县志》(注意是二次转引)中的“万历妈妈”融合了《啸亭续录》和《竹叶亭杂记》两本书的内容,而这两本书恰恰是支持“万历妈妈”原型是李太后。
                      然后我在找书的过程中,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王天有会觉得万历妈妈是李太后,原来的是他的师祖邓之诚也持这个观点……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8楼2025-03-20 10:36
                      回复
                        明确表示李太后就是“万历妈妈”的史籍多为嘉道年间。但是有一本禁书《陆沈纪事》(应为明遗民所写)暗示“九莲菩萨”(李太后宗教化身)与清祖似乎有某种道不明的联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9楼2025-03-20 13:10
                        收起回复
                          那俩较权威的资料还没审核成功,先以文见史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0楼2025-03-20 13:11
                          回复
                            🙏我补一下228楼,230楼的论文(不要再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2楼2025-03-20 14:13
                            收起回复
                              乾隆给“九莲菩萨树/英华殿菩提树”写的两首诗。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3楼2025-03-20 14: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