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佛是觉悟者,不是万有造物者,也不是万有统治者,仅这一点,佛家就比其他宗教不知要高明到哪去了
-
0
-
0佛法最伟大之处在于通过自我否定来揭示佛法妙义
-
0或问:老中,近几年了烦恼很多,听说念经持咒可以解忧除难离苦得乐? 老中:念了持了吗? 答:念了持了,坚持好几个月,但似乎感觉效果不明显啊?还是烦恼。怎么办? 老中:哦,有其他办法解决这些烦恼吗? 答:没有。 老中:还不快去念经持咒!
-
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有相即有生灭,有生灭即为无常,无常即非本性,故知着相即虚妄
-
0一群人在路上走,忽然发现一棵树上结了一种奇怪的果子,其中有个叫张三的以前曾听别人说这种果子能吃,美味,还营养丰富。于是这个张三就准备上前去摘果子。其他人见了,有人赶忙拉住张三,这个说,这种从来没见过的果子最好不要吃;那个说,这果子你没见过,不知道怎么吃;还有的看热闹,心想看张三怎么吃,能吃好吃再说。张三执意去摘了个果子,认真研究了一下,就吃了几口,一开始并没有尝到个中滋味,却是越吃越美味。张三招呼
-
0佛家的很多咒语里都有“tadyathā(罗马音译)”这个词,翻译成汉文就是“即说咒曰”,这在咒语里就像中国的诗词格律一样,是一个固定格式。一般而言,“即说咒曰”这个格式除了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是用的“即说咒曰”汉文意译,其他佛咒里大多是用的是梵语汉音译,如:“怛咥他”,或“怛恎他”等。流传下来,白字先生们认字认一边,演变成了“怛侄他”,咒音变得面目全非。有很多人认为,咒音准不准没关系,心诚则灵。
-
0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 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为什么这样?佛智的境界凡夫达不到,但以凡智解,亦可略知一二。 未觉的众生在六道兜兜转转,轮回往复,看似有生死,其实不生不死,或者说“不生不灭”。闲扯一句:若是真“死”了“灭”了,那就是涅盘境界。扯回来:为什么说六道众生不生不死?从这一道“死”了,又“生”在那一道,“灭”的是色身,是相,每个众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本体”一直都在各
-
0一般而言,地狱饿鬼**为三恶道,恶道众生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以食为生。地狱饿鬼凡人不可见,但见**可见一斑。**道众生的生命意义似乎全部就是生存与繁衍(很多人道众生亦如是),从人的哲学思维来考量,**道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难不成只是为了给人道提供食物与玩物?佛家启示说,这些恶道的存在是为了消业或者说还果,是“游戏规则”。所以离佛法而去探究众生意义好比缘木求鱼,本身就没有意义。 扯得有点远了,扯回来。前面说了,恶
-
0以度人为乐是好的,但如果自度不济而度人,反倒让人生疑,并不好。所以,度人之时还是要先自己度量度量,免误他人。
-
0
-
0有人认为既然不记前世事,不知来生事,果报在“另一个”自己或另一个“人”身,与现世之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在现世修行是多余的,从而怠惰。 放诸今世,可参一斑。很多人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的事已然大部忘却,对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事也不晓得,从这个概念上讲,相当于过了一个“小三世”。然而,设如此人当下不如意,定会悔恨之前做过的或未做的事;将来不如意,也会悔恨当下做过的未做过的事。引申来,设如此人
-
0佛经中记载了很多让现人感觉匪夷所思的现象、境界以及各种理论,展现了肉眼凡胎所不能见的大千世界。因为不能让大多数人肉眼可见,又无法一一测度,所以有些人对佛法还是心生疑窦。 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佛法是真实不虚、完全可信的。为何?修行佛法的人有一个基本要求:“不妄语”,就是不能说假话、说谎话,说谎话是修行的一大障碍,严重时还会受到很可怕的报应。正因为有了这个基本要求,所以可以断定佛法是真实不
-
0亲爱的禅那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lqqv”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1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lqqv,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2申请人:lqqv 申请感言:本吧由lqqv创立于2012年5月,迄今已逾8年。多年来,作为曾经的吧主,lqqv为维护好本吧,在贴吧的各项规章制度下,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心血及汗水。为更好地为吧友服务,现特再次申请吧主,望批准!
-
2申请人:lqqv 申请感言:本吧由lqqv创立于2012年5月,迄今已逾8年。多年来,作为曾经的吧主,lqqv为维护好本吧,在贴吧的各项规章制度下,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心血及汗水。为更好地为吧友服务,现特再次申请吧主,望批准!
-
0四禅,是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境界。色界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所以,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 四与八的法数之所以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是相对的,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如果以色界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的「散」心,则色界和无色界都称为「定 此外,四禅也称为四静虑。静,是寂静,也就是定;虑,是审虑,也就是慧。以寂静的定,生审虑的慧,叫做静虑,也就是定慧的意思。然而,定慧不仅限于
-
0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0巴利语jhàna的音译。心处于极专注所缘的状态,或以烧毁了称为敌对法的五盖,称为禅那。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
-
0奢摩他 此云止。涅槃经云:奢bai摩他,名为能灭du,能zhi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名能调,能调诸根恶不dao 善法故。又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曰能清,能清贪 欲嗔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 三摩地 (术语)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 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 禅那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
-
0人问:老中,佛厉害吗? 老中:厉害。 问:那佛是无所不能的吗? 老中:并不是。 问:何以见得? 老中:佛誓愿救度你,还要从你的意见。 问:此话怎讲? 老中:你比佛厉害。
-
2但凡古禅大德听闻有人问禅是什么,一般会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错”,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真的不能说、无法说,说出来都是错。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住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去“无所住而生心”,岂不是大错特错?所以”说“和”不可说“只能是一种权教之法,不得以而为之,千万不能被其束缚。
-
4某甲问:中垠,听说你会禅,且说来听听。 中垠喝问:东西在哪里?! 某甲愕然,无答。 中垠曰:你且问我。 某甲复问:东西在哪里? 中垠曰:看在眼里,藏在心里。
-
0经核实吧主lqqv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禅那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佛家提出的“往生乐土”其实是一个隐喻,只是接引学人的方便法门而已。许多善男信女乃至佛门中人不明就里,吃斋念佛一心要往生乐土。也不能说方向不对,但未免层次太低了。 纵观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尤其是现在火爆的“量子玄学”得出的一些形而上的结论,与佛学中的一些理论与说法互为印证,说明佛家的“实证”是确有其事的,并不虚幻。 所以,“往生乐土”不仅仅是为脱离苦海而往,也是要为了脱生死而往,更是为洞悉大智慧、实现
-
2执著与放下执著实为执著,若有某天对这样的标题不置可否时,成了。
-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2这个吧里的帖子哪去了?
-
1佛的境界是究竟的无余涅盘,所以佛是究竟的无神论者。只有真正体会、参悟到这一点,才算是摸着了佛家的门槛。 佛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乃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0一日,徒弟来问:老中,佛涅盘了,他是不想管我们了吗? 老中:我要是涅盘了,才懒得管你这种蠢问题。
-
3慧林慈受大师是位得道禅师,他善于用巧妙的比喻教化学人,许多学僧从他那里受到启发。一天,一位学僧向慧林请教道:“师父,禅师悟道后,他能把自己的悟境和感受讲出来吗?”慧林答:“既然是悟的道,又怎么能说出来呢?”学僧问:“禅师说不出来时像什么?”慧林答:“如哑巴吃蜜,甜在心中。”学僧又问:“没有悟道的禅师谈得头头是道,你说他开悟了吗?”慧林答:“禅师没有悟道,当然不能算做开悟了。”学僧问:“禅师没有悟道
-
1
-
2原来也是个骷髅 孤芳自赏的时候顾影自怜,幽幽怨怨,戚戚切切,直把自家比作天上的魁斗,世间的人瑞,痛恨找不着识良马的伯乐,气鼓鼓地埋怨世道的不公,命运的不济,似乎埋没了一代英才。哇呀呀,好郁闷!捧住自家的脑袋,爱怜地捏了去,却不曾想里头竟也只是个骷髅。 志得意满的时候飞扬跋扈,连横合纵,呼啸往来,直把天下当作自家的庭院,贴身的私藏,前呼后拥,真假莫辨,不知道自家的轻重,几两虚肉抛上了天,似乎真个成了举
-
4就目前所知,生存与延续
-
1白菜三分钱一斤。请参。
-
2如题。
-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家用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正定正慧正觉,可以称为佛家的“终极大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说法遍布佛家经典,是为佛家之宗,和常见的“般若波罗蜜”经常在一起,是因果关系,就是说通过“般若波罗蜜”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可立地成佛。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底有多厉害,用文字语言是无法形容的,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佛为了灭度众生,明明白白地在佛
-
9明白禅的理论,却达不到禅的境界,这是为何?
-
2有一个事,大家都知道。也许能想到。但很少人能悟到。 这是一个什么事呢?这就是,每个人的本源,无穷上溯,即道。
-
2很多人说禅、讲禅、信禅乃至以禅自居,却不知道禅到底是什么 东西,可笑可笑~ 当然,早自明代以来,禅,这个 东西,已经没有多少人(包括禅师)能明白其要义了~ 有人不禁要问:尔等放此厥言,难不成知道些甚么? 答曰:是的。若干时日后自然见分晓~ 而且,若有慧根深厚之人,自上述话中,便可一窥端倪,登堂入室之日不远矣~
-
2放下执著也是执著,连放下执著也放下了,才算摸着点禅与道的门。呵,不可说,不可说~
-
0心智家园教育体系涵盖了人的几个问题,人与内在自己的关系、人与外在群体的关系、人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人与家族孩子的关系、人与情绪疾病的关系。在这些关系里面看到规律,从现象看事物存在的本质。 “为人父母”课程是其中一门关于亲子与家族传承关系的课程,是人一生要学会或者要懂得如何透过与孩子的关系传承家族能量的课程。 课程的主题是“如何建立家族系统”。家庭是人类最基本和重要的系统要素,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
-
0中垠问:求什么 或曰:求作佛 问:作佛作么 曰:普渡众生 问:谁要渡 无对。
-
0或曰:中垠,有事相求 垠曰:求什么 曰:求作佛 垠曰:作佛作么 无对。
-
0因时间关系,容后再禀,立此存照。
-
0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臣陈良弼颇喜佛教,他邀请了禅宗的四大禅师法真、圆悟、慈受和净因以及其他教派的十大法师来到自己的府第举行法会,进行辩论,就连宋徽宗也被惊动,私幸陈府,观其法会。 法会一开始,一法师对诸禅师说:“吾佛设教,自小乘到圆顿,扫除空有,独证真常。然后万德庄严,方名为佛。禅师一喝,就能转凡入圣,与诸经、论好像相互违背。今日就请你们一喝,如果能入五教,就是正说,若不能入,就是邪说。” 这时,年纪最
-
1近日,末学尊师宣示:怀善恶念,皆入魔障。 大惊,遂四处寻证。初悟是执著善恶即是魔障。由此看来,四处寻证也是障了~一笑。 进而寻思,慈善与慈悲,一字之别,境界迥异。 悲由心生,善自口出,慢慢参悟,同勉吧。
-
0鼻祖非好人
-
0自己不是人。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