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影随行吧 关注:199贴子:1,104
2011-7-17
  一转眼一年多了,这是修炼终于渐渐上了路的一年多,问霞十二万分真诚的感谢帮助过我的各位网友,老师,道兄学长们!顶礼!诚颂道安。
一年多以前,漫长的黑暗时期,往事不堪回首。
记得刚开始时我是参加了一个气功的函授班,虽然现在回头看用意很不得法,但效果还就是不错!虽然杂念波涛汹涌,但收功后脑袋清新,在一次练功中泪流不断,然后眼疾也治好了。。。。。。现在看来那时传授的功法全是观想,看着都累,别说练它了,可是它,让我体会到了脑袋开窗般清凉的感觉。(现在回忆,那时一种极其清醒的感觉,因为自小迷迷糊糊的爱好白日梦,所以一旦清醒过来,感知强烈。)那天的半夜里,鄙人顶着个通透凉爽的脑袋,溜达在宿舍走廊上。(问啥事?嘿嘿,上厕所!)前尘如梦,那时的我再也没想到,再次重见这种感觉,竟是不知多少年以后。之后,习惯不了观想的我,在打折书市买了套《东方修道文库》,放弃了现成的便宜师傅,开始自己的盲修瞎练。
这世上有的是苦果随缘赠送,却没有后悔药卖啊!当时只想到大道至简,却不明白后面还有个因人而异。尽信书,还要师傅干嘛?放着千年传承的精华不信,抱着本半懂不懂,也不知有没有印刷错误的书,还是简体版,居然也敢练,佩服自己。
好高骛远的我终于忍耐不住,放弃了有为法,放弃了气功,抱着性命法决那本丹经啃了几天就开始守祖窍。。。。。。
死守祖窍,自然是出偏了,现在回头看,是淤滞!心意不净,强行决守。
没有好好纠偏,当然,那时自己也没有纠偏这个概念,一味盲修瞎练,改守丹田,加重
怎么办,回头再炼函授的功法,还是不行!
又参加几个班,无效,更加重。
这时一位道长救了我,他教的功法有用。是导引配合闭气强行通脉的功法。
可是在曙光初现时,俺,俺。。。。。真该抽自己!好高骛远的我放弃了最后一下努力就可达到的成功,又参加了个天元丹法的函授!!!!!!加重!加重!加重!完了,气滞变成血淤经脉淤塞.........................­(因为冲关时出现黑眼圈,我判断是淤血,就像头上挨温柔版的一板砖,淤血下行时会有黑眼圈。)
而且回头再修此法纠偏时,出现副作用了
向下通脉时,眩晕,恶心,呕吐。。。。。。严重时人不能站立,到医院挂水,体检,医院看不出是啥病,只好先病假休息。
后来看到一个好法子,就是用三圆式站桩的姿势,但不加意念,放松。。。。。。下实上虚,也很有用。
然后。。。。。。不幸又遇臂伤,无法站桩了。
这时,长期的纠偏,看书,学习终于产生作用,借用了谢氏兄弟的静坐法,我发现:(重大发现哦)平坐式,两腿与地面垂直的静功可以平复气机,纠我这种偏!
于是开始又一波漫漫长长的纠偏过程。
我的症状是头胀痛,就像一直箍着紧箍咒,难受。
开始纠偏后,从那个导引一开始算起,经历了如下过程:
1,鼻梁和两耳后向下延伸到颈两侧处:痛,象钻头往下钻。。。。。。酸,只能说,很酸,很酸。。。。。。痒,奇痒无比,如小虫在爬。。。。。。畅快。。。。。。又开始痛。。。。。。酸。。。。。。痒。。。。。。这样循环,记不得多少遍了..................下行时,有时耳后似乎塞着一条东西,把两条经脉塞得满满的。
2,咽喉有时会很痒,冒痰。浊气下行时,出现黑眼圈。那时先是两眼中间到喉,如钻头在钻一样,忽然钻通时,人似被定住了。然后,喉咙奇痒..................痒得受不了,要咳嗽或吐痰来缓解,有时鼻子还会流清涕以及黑眼圈。这些感觉依旧是反复轮回,不知多少遍,总之是很多年..............很多年....................。
3,浊气下行,身体的几个部位包括腿会有胀痛感。平坐静功中能明显感觉到浊气排到两腿外侧,酸,胀痛,也许是气机循环中把淤血杂质带下来了。还有脚后跟密麻麻的针扎感,刺痛
4,好一些后,痛酸痒的循环退去了。
5,再好一些后,只是有冲关的感觉。偶尔颈两侧和腿外侧酸涨。
这就是我的....................青葱岁月....................................
好在冲关的感觉是渐渐变淡,只是冲得过猛下得过快时偶尔眩晕,不过都挺过来了.....................................写日记的第一天,对我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那是一年多前,终于自觉差不多了,臂伤也复原了,可以听息了,站桩也可以恢复了,很高兴!那次参照的是田诚阳道长的书学习修炼。
一年多后,进步还是蛮大的,经历了,排毒,调理,开始聚气了。
也知道了当年那位道长的去向
先后用两个网名写日记,发现世间其实有那么多良师益友,太幸福了
决定整理自己的日记,把一个自学者的道路完整的记录下来,因为日记通常很短,用帖子的方式最合适了,呵呵。


1楼2012-03-21 21:41回复
    2010-5-3
      正式下手的日子终于即将到来了,数年的纠偏已临近最后的成功,臂伤的恢复使我可以站桩,经脉郁结的打通则意味着我可从静功再迈前一步。目前的想法是专修,睡功,站桩,日常行功相互配合,盼望多年的日子终将到来,我幸福的修炼生活即将开始,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这是起点(不是起点小说哦)我真正的修行之路,就从这里开始吧!


    3楼2012-03-22 13:48
    回复

      2010-5-26
        过去一段时间的自己还真是可笑呢!把一些初步的感觉当作了道心,心中竟飘飘然以悟道之人自居。
        一遇心魔,原形毕露!那只是道感,是一种感觉,是潜意识对大道的模拟。
        什么是虚拟的道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我觉得:如果自觉与众不同,自视仙流超凡出尘,甚至有俯视众生的感觉,那多数就是虚拟的了。它的本质仍是人的私心与攀援心。它其实连道感都算不上,什么道心?诗心还差不多。。。。。。。。。。。。。。。。
        曾经看山不是山,现在身边的一草一木都那么实在。
        曾经觉得与寻道相比,世间一切皆假,都不重要。现在却觉得,道在身边,只是我自己一直视而不见。修道,不止是与天地自然相溶,滚滚红尘人世间,大道依然。
        不知道这些体悟是否正确,修真路上,我艰难前行。
        ————————————————————————————————
        现在不会有这么多愁善感了
        这篇日记文笔还是比较成熟的,但更多的是猜想,如果道是厕所,我只是远远闻到味道而已。
      


      5楼2012-03-22 13:53
      回复
        2010-6-13
          昨夜修炼心绪浮躁,直到四十分钟左右才沉静下来,进入状态。以前的经脉淤塞处仍有冲关的感觉,之后~就沉下去了。气沉丹田的感觉难以言喻,似乎心也跟着沉了下去,还有些酸酸的酥酥的,说不清楚。
          随后有股暖流如金庸小说里形容的小耗子,在命门穴附近绕来绕去,再之后就自己化掉了,两肾温暖。是不是在打通带脉呢?我没管它,静养一会,收功了。
          ——————————————————————
          其实,练气功收心的基本要求,那时的我还没达标,可见一时不错的功态说明不了问题,稳定的踏上一级台阶需要长期的积累。
          练气功收心的基本要求:
          心平气和,收拾杂念以达到基本的静心要求。
          在呼吸上,要达到呼吸柔和,缓细匀长,以耳中听不到声音为止。
          在意念上,要心意轻微,恬然自得,坐久不累,不烦不燥,杂念不起,一念微微,心境堪然的效果。
          现在回头看,所谓那种见道的感觉,无非是初学气功要达到的心境堪然而已。
        


        6楼2012-03-22 15:28
        回复
            2010-6-22
            早晨起床,没时间也没空间站桩,就活动活动吧!静心沉气,放松自然地在家里走走。走了几趟,体会一下如在气中的感觉。其实,我觉得应把心法中的“如”字去掉,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生活在大气中的。不在气中,难道是在外太空?呵呵,而且内外都是气,否则就会给大气压挤扁了。只要放松自然,如鱼在水,体会本来就一直存在着的就可以了。这应该用不着观想,想象,只要平平常常,自自然然,以宁静放松的心体会。...............很享受的走了一会,又在阳台伸伸胳膊动动腿,直到老婆问起,才笑笑,该伺候我家小公主吃饭上幼儿园了。
          


          7楼2012-03-22 15:32
          收起回复
              2010-7-7
            个人感觉念念福生无量天尊也挺好的,无量!数量难以计算,功德难以计算的修炼成功者,得道真人们。他们不止是我们的目的地,更是大海中的航标,半夜国道上的路灯....................以及迷路时的公交站牌。
              关于悟,老子说过,庄子也说过,所以万卷丹经阅罢终又回到起点。前辈们有个懒毛病,庄子说了几句后,其他人就懒得说了。到非说不可时,嘿嘿!达摩西来,这下好了,直接拿来用下就是。于是更加没人说了,所以回头看,自大唐以来那些大斑竹!多是佛道双修啊!..........................为啥?一个字,懒,修道路上,能省一份心力是一份。结缘尚且不宜多,何况著书立说乎!他们都是那类,少上网多养性的论坛潜水员同志。
              要学习这种精神。。。。。。。。。。知止。
              -----------------------------------------------
              到现在也做不到,少上网多潜水不乱弹。。。。。。。。。。。。


            8楼2012-03-22 15:41
            回复
               2010-7-8
                光靠嘴巴说的话,我有伟大的云计算为后盾,就算撞上得道高人也能有理有据地瞎掰上一阵,可!这有意义吗?还是少说话多潜水,这个据我所知,宝藏一般都在海底,生命的起源也是。


              9楼2012-03-22 15:44
              回复
                  2010-7-12
                  应世心法,常听到的是事来则应事去无痕。我想,这当然是对的,可世情凶恶,浊浪滔滔,优游其间,是随波逐流还是趋吉避凶呢?
                修真之人自有应世之道,事未来时有妥当的应世之路与目的,尽人事听天命,不贪不执心底空明。遇事则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和技巧,趋吉避凶,化险为宜,不立危墙之下,不落因果不违良心。昔日之三丰真人一生传奇,其人生际遇却深藏迷雾之中,这就是应世有道。法侣财地福一个都不缺,这就是应世有道。不被大政客忽悠,不淌浑水,我自行我道。有方法有能力,就在此山中,皇帝找不着……
                除了他还有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入世人不识,出世再难寻,应世自有道,万缘不着身,心有定国策,身怀聚宝盆,游戏人间大自在,装疯卖癫祸不生。­


                10楼2012-03-22 15:46
                回复
                  2010-8-12
                    今年夏天,对甜腻的雪糕失去兴趣了,味觉慢慢改变.......................
                    ——————————————————————————
                    今年夏天只吃了几根
                  2011-1-27
                    新问题,修炼时忽然会冒出一种新念头,如:这种感觉该写在日记里。。。。。晕。。。。。。走神了。要改正!
                    今天也没啥可记的
                    命门区域似贴了块暖宝宝
                    功后敷面,右手温温,左手冰冰。
                  2011-2-10
                    刚才看到一篇文字,说的不就是我么?
                    。。。。。。。。。。。。。。。。。
                    另外再说一下祖窍,很多书上说下手可以守祖窍,祖窍在眉心,这样说不算错,但不准,而准确的说下手方法可以用收听返视,但不是说就要守眉心。祖窍乃祖性复来之窍,不在身内,不在身外。它也不一个虚指,关键还是要找到本心。把眉心当祖窍不是不可以,但要明白里面的道理。所以我说无师者最保险的就是只求定静,等待机缘。
                    绕那么多弯路,最终还是回到——定静,调息,等待。
                  敛心观照,依息出入,心调则息调,息调则心调,相互皈依,阴阳互根,自然反复,不易偏执!
                  2011-2-14
                    奉真修道守中和,铁杵成针要琢磨。此事本来无大巧,只争日逐用功多。
                    吕祖的句子,拜读。。。。。。
                    没啥特别的变化:
                    1:光点转到了正面,光点有光晕有热感,象被浴霸照射那样。
                    2:昨日气从咽喉过时,又很痒。
                    3:明显的气感在两胯外侧分二路下行。
                    4:从臂到手,热酥麻。
                    5:感冒!鼻子不通,但比去年好多了,去年咽喉痛了一个冬天不止,今年好多了,期待明年拔掉老病根。


                  11楼2012-03-23 13:44
                  回复



                    12楼2012-03-23 13:44
                    回复
                      2011-2-17
                        今天打坐时又出现咽喉奇痒难忍,后来吐出几口痰后便清爽舒适。
                        自记事起就鼻子不好,中学后咽喉也出问题了。
                        这几年打坐咽喉常在渐入佳境是突然痒,慢慢的,现在咽喉不痛了(期间坚持过一两个月淡盐水漱口)
                        老毛病很多,如果不防治,会越来越多,病根越来越深入,到时就难办了。
                      2011-2-23
                        看了贴才知道有师兄和我一样,耳鸣。。。。。不是一直耳鸣,而是打坐中突然的来一会,象是在脑腔中震动,。。。。嗡。。。。。有不少日子了,因为是偶尔的短时间的,所以没太留意。
                        春暖花开时,小腹好像有点热过头,但我也没意守啊?过会修清泉沐浴法,洗一洗。
                        今天控制了下上网,人——神清气爽。
                        日常心一静,就像把心放到肚子里一样,沉静的感觉,而小腹,好像有一个发动机,似有若无的震动。


                      13楼2012-03-24 15:36
                      回复
                        修行岂是白日梦
                        清音步虚物我同
                        不识瑶台真面目
                        只缘心在缥缈峰



                        14楼2012-03-24 15:38
                        回复
                          2011-2-24
                            小腹和檀中穴附近区域都在发热,似一中一下两团热气盘踞。
                            收功后依然。
                          2011-2-28
                            功中两眼皮跳,眼涩,眼痒,眼麻,眼。。。。。泪。
                            收功后,世界好像更亮了。
                            就像电视机调高了亮度或对比度那样。。。。。。
                          2011-3-4
                            在nasapan的日记里看到这个法子果然有用,收功时加个意念把热感都收进丹田,中丹田清爽多了。
                          ——————————————————————————
                            曾有一段时间中丹田区域一直盘旋一股热气,一段时间后好了,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也莫名其妙。


                          15楼2012-03-24 15:40
                          回复
                            把古道清老师说的几个关键记下来:
                            吸气意想清气入丹田。这样是可行的,但呼气不要想着气从丹田呼吸。这样容易造成丹田元气走失。你可以把呼气的范围扩大。即呼吸时想全身的病浊气从口中呼出,呼要注意慢匀细长,不要有声,呼三至九口就行了。这样是排浊。不要一直这样。三至九口,一般能将体内的浊气呼出,这时口中也会比较清淡。利于入静。
                            如果口中口水增多。吞咽也有诀窍。你可以这样。先鼓漱。让口水在口中来回鼓荡。象平时漱口那样。耳中能听到啯啯之声。如引三十六下之后,分三口往下咽。每一咽都都注意咽下去的“玉液”流至下丹田。
                            舌顶上颚,古人认为可以接通任督二脉。但我认为气这个东西不一定非要这样才能通。如果没顶上颚,任督二脉不就不相同了吗?那人就不要活了。。呵呵。但这样做,对内分泌的活跃是很有好处的,容易产生琼浆玉液(甘甜的口水),这里面有很多人体有益的元素,生物酶。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故吕洞宾称其为人人皆有的“人参果”。金津玉液是炼津化精的源料。故往往口中琼浆玉液产生的效果,往往成了判断一个功法优劣的一个标准。有些功法是根据各人体会而来的。有些人背面顶上颚好,有些人不一定习惯。你如何顶,有一个标准可以判断。就是什么样的方式你感觉最松,而且口中津液分泌最活跃。就用什么方式顶
                            鼓励你收功,见好就收,不是一有好的感觉就收功。而是这个最佳状态差不多快由盛反衰的时候,再收功。这样才能将最佳的效果收入体内。随着练功的深入,这个最佳状态会越来越长。另外,收功不等于停功。在这个最佳状态,你可以将真元收入丹田,存于丹田后,不要停下来,继续练功。有最佳感觉,又收功。明白了吗?就是一次练功中,可以有多次收功。而不是说收功以后,就不再练功了。
                            引气归元了。这个气不单是气流,还有包括练功产生的热感一起要意想归入丹田。


                            16楼2012-04-04 21:24
                            回复
                              2011-3-7
                              又是混乱期
                              今天一直都在犯困,晚上小孩睡了,站桩打坐。
                              打坐时,开始有些昏沉,到后来,慢慢好起来。开始有反应:
                              右脚心刺痛
                              双足跟刺痛
                              咽喉偶尔刺痛一下


                              17楼2012-04-04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