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吧 关注:3,199贴子:63,036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资料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旗镇楼


IP属地:海南1楼2013-04-17 23:30回复
    本兔今日要拿出分享的是一份文集 :《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 2012年8月 出版
    作者为:张文木教授
    众兔们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就不多罗列介绍了。
    本兔查看了下吧内的帖子,发现暂无张老的相关文献普及和整理,因此努力将全书奉上。
    尽管世界很欢乐
    但是,真正的蓝星联盟中,能登上大舞台的动物首领却非弱子
    每个小动物身后都有各种的影子, 可是这不代表影子就一定真正操纵了那些动物们
    兔子是大流氓,可是兔子并不是无敌。
    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理智的心,用警醒的眼看待这个美丽的蓝星。
    相信仔细看完下面这些文章的兔子们会有所收获!
    由于这是一本书,内容很长,但是内容真的很精彩,因此楼主在此列出分享提纲,有些内容可能有些兔子看过了,所以方便大家自己挑选。
    PART 2
    战略文化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
    第二节: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
    第三节: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
    part 3 大国战略博弈中的世界变局
    第一节:朝鲜退出停战协定及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天安X艇 后东亚战略形势与中国选择
    第三节:2011 中东动荡与世界格局
    part 4 余论
    转自那年那兔那些事吧,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135266083?pn=1


    IP属地:海南2楼2013-04-17 23:34
    收起回复
      part1 部分是对战略思维做出的定义和整体构型,所以楼主决定在全部更新完之后不妨再重新拿出来。
      PS:大部分文本楼主已经储存好了,希望各位兔子多多支持! 不要感觉文字多,仔细看下来,收获确实不少。


      IP属地:海南3楼2013-04-17 23:40
      回复
        开更:
        英国牛牛家的那点小计谋
        1 牛牛真的是鹰酱铁杆不变的小跟班吗?
        2 兔熊鹰 黑三角间的相爱相杀大戏外的观众是谁?
        3 欧盟众和大毛间的地缘博弈, 我兔的立场?
        4 世界多极化真的仅仅是兔熊鹰吗?
        PS :以下数层皆是以观察牛牛为主要内容,当然我们更要了解,战后的世界走势是多方影响下的综合产物,或许牛牛在其中扮演了影子谋士角色,但是缺少其他演员的配合,戏也是演不成的。
        我们没必要去纠结到底牛牛在其中的影响有多大,或者是不是主导力量,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习或者领悟牛牛特有的“搅屎棍”智慧,以及更客观的看待 “毛熊千古后” 东欧的 “西进” 结果,以及毛熊铁幕的崩溃,最后大毛的摇摆变化~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4-17 23:47
        回复
          顶~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4-17 23:48
          回复
            明天再看,今晚得睡了,晚安。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4-17 23:49
            收起回复
              科普贴:
              摘自那年那兔的那些事儿
              兔子(小白兔) 中国大陆地区
              秃子 中国台湾地区
              白头鹰 美国
              毛熊 前苏联
              大毛 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
              牛牛 英国
              公鸡 法国
              老虎(汉斯虎)德国
              白象 印度
              蒙面小偷(脚盆鸡) 日本
              羚羊(巴巴羊) 巴基斯坦
              狮子 伊朗(霍梅尼执政后)
              胡子骆驼 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时期)
              王冠骆驼 沙特阿拉伯
              河马 非洲诸国
              "坦"字河马 坦桑尼亚
              "卡"字河马 利比亚(卡扎菲政权)
              疯鸭大叔 乌干达(伊迪·阿明政权)
              鱼 古巴
              猴子 东南亚诸国
              红星猴子 越南
              回民帽猴子 印尼
              袋鼠 澳洲
              " 红星军帽"棒子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美式钢盔"棒子 韩国
              大白鹅 南斯拉夫联盟
              胡子猫 奥匈帝国


              IP属地:海南7楼2013-04-17 23:50
              收起回复

                第一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
                前言:
                作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帝国的兴衰追踪分析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及其结论的变化, 认为汤因比的学术生涯始终贯穿政治, 其学术研究肩负着英国的“特别文化使命”, 是为英国外交利益服务的。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者,同时也是被剥夺者: 其海外利益不仅没有在战后得到有效保护, 反而还遭到美国联手苏联的变相瓜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丘吉尔开始报复美国, 用“ 捧杀”策略诱使美国与苏联、中国冲突并以此消耗并拖垮美国; 与此同时还要借美国之手为欧洲收复在雅尔塔体制中失去的战略利益, 使英**留20世纪初、身披世界最强大帝国斗篷的骄傲”。这些外交目的潜藏于汤因比历史研究之中且依稀可察。战场是最好的课堂, 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英国人是盎格鲁- 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的, 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是比较圆熟的。对此, 我们要提高警惕, 更要知己知彼, 学习其中有效而我们尚不熟悉的治理世界的经验, 为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做好准备。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4-17 23:56
                回复
                  德 汤因比( A rno ld J. Toynbee, 1889- 1975年)是当代影响较大的英国历史学家。比较能代表汤因比学术思想的作品是他于1934- 1961年间陆续出版的12卷
                  长篇著作《历史研究》、1952- 1954年主编并出版的11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和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两次在伦敦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进行的对话以及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的《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笔者认为, 贯穿汤因比的史学研究的不主要是学术而是英国的外交战略。
                  一 帝国时代的英国传统外交及其间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故,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这两部多卷本巨著出版分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段。
                  在这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内,英帝国先后经历了存在、在战争中消耗和战后解体三个阶段。英国在此期间大起大落的国运变迁不能不影响此间的英国意识形态及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及其结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和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消耗了欧洲各国国力, 同时也加速了美国和苏联的崛起, 这使欧洲各国政府意识到其世界殖民霸权的危机, 这种危机感使它们开始注重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扩张, 将意识形态输出列入国家外交战略目标, 心理战的提法此间也为学界普遍接受。(注解:
                  " 20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类型---- 大众传媒开始使用心理战的手法。最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这个术语用来表示战争期间进行宣传, 所以, 心理战的开始甚至被视为是从和平状态向战争转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参见[俄]谢 卡拉- 穆尔扎著, 徐昌翰等译: <论意识操纵> (上),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第338页。)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4-17 23:57
                  回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意识到“它在创建一个帝国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文明”,并表示对这种“创建文明”的活动加以支持。[4]1934年11月,“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British Council for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5]成立,负责推进英国海外利益的“特别文化使命”[6]。此后,对外文化推广从自发的民间行为被纳入为配合英国外交目标而开展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国家行为1940年英国政府将“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直接更名为“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Council)。这个委员会表面上看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民间机构,但它是“一个政策性十分强的机构,其工作重点及使用资金和援助的方向完全取决于英外交政策的取向”[7]。为了加强引导,1943年底,英国外交部内设“英国文化委员会事务科”1945年,第二次大战即将结束,为了加强战后舆论战的准备,英国外交部将该科升格为“对外文化关系司”。英国文化委员会成立后,将英语传播“置于文化外交的优先地位”[8]。似乎不是巧合,也就在“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立的同一年(1934年),汤因比的多卷本《历史研究》开始断断续续出版。
                    楼主语:海外输出---文化部 KUMA!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4-17 23:59
                    回复
                      (二)汤因比开始写作《历史研究》时英国面临的世界形势
                      汤因比在从事这多卷本着作的前6卷写作时,英国仍保留着世界帝国的大国地位,那时的世界体系是由欧洲人而非美国人确立和主导的。关于此,美国外交史学者孔华润(Warren I. Cohen)正确地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的世界是由欧洲主宰的。在我们追溯1913年至1945年间的美国对外关系史时,重要的一点是应当认识到美国是在由欧洲军事、经济和文化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当中得以建立并从事其对外事务的。”[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但由于介入这场战争的力度有限,这时的美国还是“在由欧洲军事、经济和文化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当中得以建立并从事其对外事务的”,因而没有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霸权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英国在世界上仍拥有广大殖民地,其国力已在希特勒德国的冲击下大为衰落,各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浪潮也正在削弱着英国的国际霸主地位。此间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考虑的首要任务是战后保持英帝国的完整和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1942年秋,奥利弗·斯坦利被任命为英国殖民地国务大臣。丘吉尔对他说:“只要我还在这里,我们就要坚持传统,毫不放松地保持帝国的完整。我们决不让西南非洲的霍屯督人通过普选把白人扔进海去。”[[美]罗伯特 达莱克著, 陈启明等译: 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612页。]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4-18 00:01
                      回复
                        中国历史更是一部典型的“大一统国家”范本,中国是上下五千年的世界历史中,世界唯一保留且至今仍充满着活力的大国,尽管有“乱世”,但“治世”的历史要长得多,汤因比没有解释这样的例外,相反,几十年后,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他对大一统中国却赞美有加:“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并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的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2200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的。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和宗主权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实际上,中国从纪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最近500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18]
                        汤因比在“大一统”问题上,怎么会有“双重标准”呢?这是由于中国的大一统与欧洲的大一统相比较于英国无大不利——这与日本更喜欢中国分裂而不在乎欧洲大陆是否统一的道理一样。[19, 1972 年, 在回应汤因比“将来统一世界的人, 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的说法时, 池田大作一方面说汤因比“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 中国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的说法“ 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但又酸溜溜地用假设条件予以限制或否定, 他说“ 不论怎样, 中国也是用强大武力完成统一的”, “因此, 我想说的是, 今后世界统一应该走的方向, 不是像中国那样采取中央集权的做法”。这实际上是在婉转对中国的大一统国家模式表示否定同样的道理, 池田却对美国的分裂不反感, 在回应汤因比提到的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时, 他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有人提出现在是否在美国建立一个黑人国家, 印第安人国家。这的确是一种办法”。池田大作的这种日本立场与汤因比在对待欧洲大陆统一问题上的英国立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引文参见池田大作、阿 汤因比:《展望21 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第295 - 296、203页。]
                        为了掩饰其阻止欧洲统一的目的,汤因比摆出一副超然姿态说:“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失败以后被迫收敛了企图征服欧洲大陆的野心,像荷兰一样,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击败了西班牙天主教的入侵。从那以后直到1914~1918年战争,始终奉行的是避免介入大陆事务的政策,毫无疑问,这项政策一直是英国外交政策基本的、永久的目标之一。”[20]汤因比这一反话正说的论述,说明了英国放弃直接介入欧洲大陆历史原因,由此深入,也说明了保持欧洲破裂是英国得以不直接介入而又能主导欧洲大陆政治的关键。汤因比让英国人不要忘记:欧洲大陆无法征服,英国要想主导欧洲事务,就必须在地缘政治上尽力保持欧洲大陆的破碎性。
                        楼主语:
                        1.所谓的历史的公正往往会带有不同国家的立场,不见得所见作者所言即为真,盲目信仰西学是非常不可取的,有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有意义的。
                        2. 参考欧洲搅屎棍 牛牛的外号,不难发现,牛牛从始至终都在贯彻执行这一外交原则,希腊债务风波刚刚有所平静,牛牛家就闹出脱欧风波,但是却在一个非常“巧合尴尬”的节点上。即牛牛脱欧是一个讯号,还是真有所准备?
                        还是只不过是在欧盟中获得话语权的一个砝码,打击汉斯喵和高卢鸡的手段?
                        3 由于长期和鹰酱扮演友好跟班的角色,即便牛牛是出于牛本利益大闹欧盟幼儿园,欧盟众也是否会迁怒与鹰酱,猜测牛牛此举是出于鹰酱授权,从而加大与鹰酱的不和之心,同时另外使得鹰酱在欧盟幼儿园的部署中越来越依靠牛牛,从而通过鹰酱制衡与喵喵和高卢鸡的力量划分。


                        IP属地:海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4-18 00:07
                        回复
                          先到这明天继续。。吧友们 晚安


                          IP属地:海南14楼2013-04-18 00:11
                          回复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4-18 03:29
                            收起回复
                              汤因比史著等身,地位甚高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4-18 12: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