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黜吧 关注:7,843贴子:101,053

回复:从古代典籍窥视神秘的上古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为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会是那个样子的呢?
楼主这里要贴一张涂鸦。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05-12 23:23
收起回复
    如图,楼主认为“龙”的形象是经过古人这样具象出来的。当然,这交通工具应该更先进。有底部反重力引擎提供升空的动力;强壮的支架被具象为龙爪;表面有类似太阳能电池板或隔热板之类的、一片一片的材料,被具象为龙鳞;起降时巨大的噪音,被描述为龙吟。龙的身体也许是韧性材料,能更好的调整空中姿态和利用空气的升力。
    说完黄帝的金龙,我们在看看《山海经》中的其它龙。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4-05-12 23:24
    收起回复
      此外加一点,“龙”是机器而不是生物,也这解释了为何中国的龙没有翅膀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4-05-12 23:25
      收起回复
        烛龙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注意这里的描述:“不食不寝不息”,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必须以一定的规律作息,包括单细胞生物也一样。而这个“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的高级生物是什么?很显然,是机器!!只有机器才能做到这几点。这尊烛龙,通体红色,“息为风”说明行动起来速度快,“身长千里”有点夸张,也许是因为动作太快了,在人类眼中流下了残像,觉得很长。“吹为冬,呼为夏”这龙呼吸之间就可以改变气候,说明配备有影响气候的仪器,不排除是气候武器。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4-05-12 23:26
        收起回复
          应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应龙,应该指的是旱魃的坐骑(武器)。
          夔龙:
          《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这段文字看以看到,皇帝杀了一只残疾了的龙。“苍身而无角,一足”说明残疾,“其声如雷”说明还活着(能动)。然后黄帝将他错骨断筋,也就是说黄帝把一个快报废的机器拆了,然后做成别的东西。楼主倾向于这个解释。
          又有说“夔龙”指的是炎帝的两个大臣。黄帝和炎帝曾经因为争夺中央帝而爆发了冲突,既然有冲突,那肯定要杀人。这种说法也貌似合情合理。此处的“夔龙”值得是机器还是两个人,楼主不知道。
          蛟龙:《山海经·海内经》:“鲧(相柳,共工之臣)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4-05-12 23:29
          收起回复
            这是共工那一伙人的交通工具+武器。
            楼主不禁联想到了《西游记》中对龙的看法。《西游记》中的龙的地位是很低的,主要作用是给玉帝拉车,此外兼职降雨。如果按吴老爷子的说法,中国人自古以一个低等生物作为图腾,这不是太打脸了吗?
            其实,吴承恩关于龙的态度没有错,“龙”本身就是上古人物们的交通工具,也许这个交通工具稍微智能一点,NB一点,但毕竟不是生物,所以相对于黄帝这样神一般的人物来说,不会有什么地位。
            汉族人以及匈奴人等将龙作为图腾,想必其祖先们一定见识过这样的高端交通工具的快捷,以及作战能力的强大,但他们认为龙是生物,所以崇拜之。选择一个生物作为图腾进行膜拜,是自古以来人类的传统。比如说日耳曼民族和蒙古族崇拜鹰,古印度人崇拜孔雀,非洲兄弟们崇拜狮子大象什么的,等等。
            同时,龙又总与黄帝等神一般的人物能联系上,以龙作为图腾也表达了对人类祖先的敬畏和怀念。
            以龙为图腾的民族,敬畏龙但不害怕龙,见过龙却没有被龙伤害过(上古之后的神话不算啊,龙随着上古人物的隐退一起隐退了,后期的龙都是后人编的故事。),这足以证明这些民族是被龙的主人——那些高等智慧生命所关照的民族。
            那为什么有很多地区的人们惧怕龙(Dragon)呢?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西.方人中的Dragon形象是怎么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4-05-12 23:30
            收起回复
              在西.方人的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邪恶的生物,是撒旦的使者,是可怕的恶魔。Dragon所到之处火烧连营,哀嚎遍野,给古代的西方人民带了深重的苦难。
              跟中国的龙一样,西方人的Dragon也没有留下什么化石之类的证据,只是流传在神话中。同理,可以推断出Dragon也是机器,是偏重于攻击型的飞行器。
              同样,楼主也做了一个涂鸦。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4-05-12 23:32
              回复
                名叫Dragon的飞行器,应该是在头部搭载武器,武器是类似于燃烧弹之类的火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4-05-12 23:33
                收起回复
                  楼主你太棒了!这个和我整合很多信息加以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很一致阿!!不是说我多厉害,就觉得看来我找答案的方向没错。太感谢楼主了怎么说呢…世界上没有巧合 那么这就是真像的一部分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5-12 23:53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4-05-12 23:59
                    收起回复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国的龙是偏重于交通的功能,攻击性没有对普通人类使用过,只是在人类的高.层领.导人之间互相切磋;而西方的Dragon,却经常向普通人类使用其攻击性能。上古时期的西方人民很悲催啊有木有,动不动就要被上帝惩罚,该死的Dragon从来没有让人有好日子过,没天理啊。
                      楼主对上古时期的西方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问。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有做错事情上帝怎会实施惩罚?
                      另外,楼主要提出一个设问,为何某些人类就一直被关照,有些人类一直被惩罚呢?东西方的神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4-05-13 00:21
                      回复
                        楼主威武,快快更新,好看!


                        33楼2014-05-13 00:25
                        回复
                          好了,我简单地罗列一下宫教授的结论。
                          2.1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传说确有其事
                          2.2古埃及人是共工的子民,后被大禹所灭。埃及金字塔是共工之臣相柳、大禹等人陆续建起来的,参建工人均是其的子民,而非外星人。相柳就是埃及的法老。
                          2.3亚当的名字音译于伏羲,夏娃(Eva)的名字音译于“女娲”。但是亚当和夏娃不是伏羲和女娲。
                          2.4“伊甸园”在中国云南。(这点楼主不认同,楼主认为伊甸园应在现在的昆仑山脚下,离楼兰不远的山区里)
                          2.5古希腊文明来源于颛顼之子伯[鱼系],即于中华文化同源,与楚文化为同一文化。
                          2.6古巴比伦文明来源于颛顼之子伯服,即与中华文化同源。
                          2.7古欧洲的原住民应为阿拉伯人,其祖先都来源于中国。
                          2.8共工撞断的不周山是东非大峡谷。
                          2.9日本人是苦夷人(即库页岛原住民)与淮夷人(东南沿海的原住民)结合的“大和民族”。
                          2.10蓬莱三岛即为现在的本州岛、九州岛和库页岛。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4-05-13 00:26
                          收起回复
                            2.11台湾的阿美族等原住民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2.12扶桑国(或称太平过)在今天的北美大陆,即印第安人和玛雅人的国度。印第安人曾是是黄帝的子民,玛雅人是炎帝的后裔。此外,印加帝国的人也是炎帝的后裔。
                            2.13北美的爱斯基摩人与赫哲族人有共同的祖先。
                            2.14百慕大三角洲是上古时期观测全球气候变化和太阳运行的地方。“加勒比海”这一名称来自汉文。
                            2.15英国的巨石阵是用来观测天象(星辰)和太阳运行的地方
                            2.16复活节岛是大型石像交易市场,乐山大佛原本形象是大禹,后改造为佛像。
                            2.17耶稣就是颛顼(后文要展开)
                            2.18
                            2.17敦煌石窟本事西王母“石室”;月牙泉即为传说中的瑶池
                            2.18犹太人即有邰氏,炎帝的后裔,姓姜。“希伯来”代表他们从幼发拉底河西边来,即东方。(犹太人的使命,后面楼主要提到)
                            2.19上帝、真主、玉皇大帝、宙斯等说的都是一回事(后文展开)
                            以及其它等等。


                            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14-05-13 00:30
                            收起回复
                              楼主暂且将宫教授的一些结论作为论据展开分析。
                              先说说洪荒的事吧,也就是大洪水。
                              楼主先提出几个设问,洪水之前有没有人类?这样的人类属于什么人类?上帝为何要制造大洪水?洪水之后的世界秩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真的有诺亚方舟吗?诺亚方舟真的和《圣经》中所述一样吗?
                              电影《2012》大家肯定都看过吧,里面的洪水场景做的非常好,很好的再现了世界性大洪水的景象。《2012》中洪水后的唯一陆地是喜马拉雅山,说实话,有点夸张。据传诺亚方舟的疑似残骸发现于亚拉拉特山3960米的位置,我们先假定这个就是诺亚方舟,那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考虑到数千年的时间,该山峰冰雪融化残骸下移,以及方舟吃水深度等因素,可以线性推测书当时洪水的最高水位应该至少在现在的海拔4500~5000m之间。这个水位可以淹没世界上绝大多数陆地,5000m及以上的高山变成岛屿。但是,世界上还有一块陆地的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就是青藏高原!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4-05-13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