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吧 关注:108贴子:532
  • 4回复贴,共1

【高考】浅谈今年高考作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高考已然过去几天了,高考作文始终是大家讨论的重中之重。玩笑话就是,大家脱离校园后唯一还能看懂高考的只有作文了。严肃来讲,高考作文探讨的是当代教育让考生对社会的态度和思考。
说道浅谈高考作文,依仗自己是高考过来人,也算是比较喜好文学。但毕竟是旁观者只能是看其皮毛,呼说一通罢了。


IP属地:辽宁1楼2014-06-10 10:33回复
    【全国卷1】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开篇先说一下全国卷,此材料比较发散思维。论述角度可以比较多。断章取义看前半段:双方选手转换身位双双通过。可以立意为合作共赢,“对手-成功的另一只手”。但是显得比较保守而且老套。不过材料末尾引发大家的争论个人觉得这才是此篇作文材料的亮点。比赛就是竞技,然而双双通过的结局让竞技了然无存,试问比赛的意义在哪?反过来想,“推陈出新”。一味的循规蹈矩,这种创新的思维值得借鉴。
    作为全国卷,个人觉得。差强人意,普普通通。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6-10 10:51
    回复
      【北京卷】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北京卷网上广受好评,个人感觉赢在了复兴传统文化的情感分上。材料主题明确,立意可以围绕“传承”话题展开。但容易把话题说大说宽,将老规矩的遗失引申为名族文化的流失。进而说空话说大话。应该更多贴合自身,把老规矩说深说细。更可以写一个老规矩做线索贯穿全文的散文。
      如果作为学生,我会喜欢这篇作文,因为好写。作为已步入社会的工作者,我也喜欢这篇作文,因为让学生正视“老规矩老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正能量!(我也说空话了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6-10 11:14
      回复
        【山东卷】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个人认为,这三个题目在“烂”的层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山东卷,我可以认为是出题老师出完前面的题然后江郎才尽,胡乱对付么?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这是小升初考题么?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写这篇文章,《心在哪舞台就在那》《心灵的窗户》?
        福建卷,乍一看我觉得摸不着头脑。就像“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细一想,这不是和山东卷一个意思么?“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心态决定高度》《空谷》?
        四川卷,不知道怎么。我看到这个题目,感觉这是个命题作文。会不会有人把作文题目写成《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看这个题目,就是一个肯定:“只有.....才.....”。意义虽然很积极,但是无法发散思维。大家都刻在一个模子里。
        其实,自己仔细想来。贬低这些题目都是我个人的情绪:试想我寒窗苦读十数载,看到考题竟然寥寥数字,毫无深意。简直是对自己的羞辱。好吧,打住......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6-10 11:36
        收起回复
          无病呻吟 哎


          IP属地:辽宁5楼2014-06-13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