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3贴子:431,737

回复:每日一诗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采苹》
于以采苹[1]?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2];
于以湘之?维锜[3]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
[1]:水草名
行潦:水流。潦:音涝
[2]:音举,圆形的筐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3]:音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尸:主持祭祀之事。齐:音斋,斋之省借
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
1.苹:多年生水草,可食。
2.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
3.行潦(hánɡ lǎo杭老):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4.筥(jǔ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5.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6.錡(qí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7.奠:放置。
8.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有):天窗。
9.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10.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斋):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题解:女子为贵族采苹祭祀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苹?
就在南面涧水滨。
哪儿可以去采藻?
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
有那圆篓和方筐。
什么可把食物煮?
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
祠堂那边窗户底。
今儿谁是主祭人?
少女恭敬又虔诚。
(惠渭舟译)
【赏析】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06-02 00:30
回复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
    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纡,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赞美诸侯来朝以刺周幽王无理无信于诸侯。
    玄衮:卷龙。黼(音甫):黑与白谓之黼。
    觱(音必):水响声。沸:形容泉水冒出,如同沸水。槛泉:正出也。淠淠(音佩又音必):动也。嘒嘒(音会):有节奏。届:至。
    芾:蔽膝。邪幅:形如今之裹腿。纾:缓;怠慢。申:重。
    殿:镇定。平平:辩治不绝之貌。一说闲雅之貌。
    绋(音弗):大索。纚(音梨):拴。葵:揆。指量才使用。膍(音皮):厚赐。戾: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5-06-04 00:13
    回复
      《草虫》
      喓喓[1]草虫,趯趯[2]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3]。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1]:音要,虫鸣。草虫:一种能叫蝗虫
      [2]:音梯,昆虫跳跃之状
      仲春采蕨,正是男女求*爱季节
      [3]:音戳,愁苦的样子
      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
      -------------------------------------------------
      1.喓喓(yāo腰):虫鸣声。草虫:一种能叫蝗虫,蝈蝈儿。
      2.趯趯(tì替):昆虫跳跃之状,阜螽:即蚱蜢,一种蝗虫。
      3.忡忡(chōnɡ冲):心跳。
      4.止:之、他,一说语助。
      5.觏(ɡòu够):遇见。
      6.陟:升;登。
      7.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8.惙惙(chuò绰):忧,愁苦的样子,
      9.说(yuè月):通悦。
      10.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11.夷:平。心平则喜。
      题解:女子怀念丈夫时的忧伤
      译文:
      听那蝈蝈蠼蠼叫,
      看那蚱蜢蹦蹦跳。
      没有见到那君子,
      忧思不断真焦躁。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
      采摘鲜嫩蕨莱叶。
      没有见到那君子,
      忧思不断真凄切。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
      采摘鲜嫩巢菜苗。
      没有见到那君子,
      我很悲伤真烦恼。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平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6-06 00:27
      回复
        【接上】
        【赏析】
          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谓“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诗集传》则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等,本文以为此诗是写思妇情怀之作,所思是她钟爱的人,至于是丈夫还是情人,可不必深究,因为这无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诗情的玩味。诗首章将思妇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头两句以草虫鸣叫、阜螽相随蹦跳起兴,这是她耳闻目睹的,说是赋亦无不可。画面之内如此,画面之外可以猜想,她此时也许还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见到衰败的秋草,枯黄的树叶……大自然所呈露的无不是秋天的氛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怎奈得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诗人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一下子被触动了,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忡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本诗构思的巧妙,就在于以下并没有循着“忧心忡忡”写去,而是打破了常规,完全撇开离情别绪,诸如自己孤处的凄凉、强烈的思念,竟不着一字,而却改用拟想,假设所思者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将是如何呢?诗云,“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见,说的是会面;觏,《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故郑笺谓“既觏”是已婚的意思,可见“觏”当指男女情事而言,译为“偎着”是模糊意思,非直解。降,下的意思,指精神得到安慰,一切愁苦不安皆已消失。古人质直,印使是女诗人也不作掩饰。这里以“既见”、“既觏”与“未见”相对照,情感变化鲜明,欢愉之情可掬。运用以虚衬实,较之直说如何如何痛苦,既新颖、具体,又情味更浓。方玉润说得好:“本说‘未见’,却想及既见情景,此透过一层法。”(《诗经原始》)所谓“透过一层法”,指的就是虚实相衬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06-06 00:28
        回复
          【接上】
            第二、三章虽是重叠,与第一章相比,不仅转换了时空,拓宽了内容,情感也有发展。登高才能望远,诗人“陟彼南山”,为的是赡望“君子”。然而从山颠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蕨和薇的嫩苗,诗人无聊之极,随手无心采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06-06 00:29
          收起回复
            周宣王亲率师伐徐,而命皇父统六军以平之。
            赫赫:盛貌。明明:明察;明智。南仲大祖:言王于大祖庙命南仲为卿士。既敬既戒:警戒。
            尹氏:尹吉甫。一说官名。程伯休父:一说程伯休父当时担任大司马。浦:水滨。省:查看。不留不处:诛其君,吊其民。不,语词。留,同刘,杀。处,吊。三事:指立三卿。
            业业:动貌。指行军前进。王舒保作:王师缓慢安全行进。绍:缓。绎骚:扰动;震动。
            阚(音罕):虎怒貌。虓(音肖):虎叫。铺:一说大;一说止。敦:屯。陈列。濆(音坟):大堤;沿河高地。仍:就。截:切断。引申为整治。
            翰:赤羽的山鸡;高飞。苞:本。比喻不可动也。绵绵:长。翼翼:盛。濯(音浊):大。
            犹:谋。来:同勑。顺服。同:会同。来庭:来朝见。不回:不违。不背信。
            周宣王亲率师伐徐,而命皇父统六军以平之。
            赫赫:盛貌。明明:明察;明智。南仲大祖:言王于大祖庙命南仲为卿士。既敬既戒:警戒。
            尹氏:尹吉甫。一说官名。程伯休父:一说程伯休父当时担任大司马。浦:水滨。省:查看。不留不处:诛其君,吊其民。不,语词。留,同刘,杀。处,吊。三事:指立三卿。
            业业:动貌。指行军前进。王舒保作:王师缓慢安全行进。绍:缓。绎骚:扰动;震动。
            阚(音罕):虎怒貌。虓(音肖):虎叫。铺:一说大;一说止。敦:屯。陈列。濆(音坟):大堤;沿河高地。仍:就。截:切断。引申为整治。
            翰:赤羽的山鸡;高飞。苞:本。比喻不可动也。绵绵:长。翼翼:盛。濯(音浊):大。
            犹:谋。来:同勑。顺服。同:会同。来庭:来朝见。不回:不违。不背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6-08 20:43
            回复
              《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周宣王亲率师伐徐,而命皇父统六军以平之。
              赫赫:盛貌。明明:明察;明智。南仲大祖:言王于大祖庙命南仲为卿士。既敬既戒:警戒。
              尹氏:尹吉甫。一说官名。程伯休父:一说程伯休父当时担任大司马。浦:水滨。省:查看。不留不处:诛其君,吊其民。不,语词。留,同刘,杀。处,吊。三事:指立三卿。
              业业:动貌。指行军前进。王舒保作:王师缓慢安全行进。绍:缓。绎骚:扰动;震动。
              阚(音罕):虎怒貌。虓(音肖):虎叫。铺:一说大;一说止。敦:屯。陈列。濆(音坟):大堤;沿河高地。仍:就。截:切断。引申为整治。
              翰:赤羽的山鸡;高飞。苞:本。比喻不可动也。绵绵:长。翼翼:盛。濯(音浊):大。
              犹:谋。来:同勑。顺服。同:会同。来庭:来朝见。不回:不违。不背信。
              周宣王亲率师伐徐,而命皇父统六军以平之。
              赫赫:盛貌。明明:明察;明智。南仲大祖:言王于大祖庙命南仲为卿士。既敬既戒:警戒。
              尹氏:尹吉甫。一说官名。程伯休父:一说程伯休父当时担任大司马。浦:水滨。省:查看。不留不处:诛其君,吊其民。不,语词。留,同刘,杀。处,吊。三事:指立三卿。
              业业:动貌。指行军前进。王舒保作:王师缓慢安全行进。绍:缓。绎骚:扰动;震动。
              阚(音罕):虎怒貌。虓(音肖):虎叫。铺:一说大;一说止。敦:屯。陈列。濆(音坟):大堤;沿河高地。仍:就。截:切断。引申为整治。
              翰:赤羽的山鸡;高飞。苞:本。比喻不可动也。绵绵:长。翼翼:盛。濯(音浊):大。
              犹:谋。来:同勑。顺服。同:会同。来庭:来朝见。不回:不违。不背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06-09 00:09
              回复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邻邻:象声词
                白颠:白额,一种良马
                耋:音迭,八十老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06-10 00:23
                回复
                  《臣工》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厘尔成,来咨来茄。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亦又何求,如何新畲。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周公成王庙祭后,诫诸侯农官即时治田以备丰收。
                  臣工:诸臣官。一说管田的官。
                  王:往。厘:禧之假借。告吉。成:谷熟为成。咨:谋。茹:度。
                  保介:保护田界之人。农官。
                  又:有。皇:美。
                  明:成,熟。
                  庤(音至):储备。钱(音剪):农具名。类似铁铲。镈(音博):锄田去草的农具。铚(音至):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一种镰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06-12 00:55
                  回复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旗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禝方华。
                    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出征猃狁,告捷劳还。后采以入乐,用以慰劳凯旋将士的乐歌。
                    谓:使也。
                    旐(音兆):画着龟蛇的旗。旟(音于):画有鸟隼的旗。旆旆(音配):下垂貌。古时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旒。况:憔悴。
                    南仲:宣王时将领。央央:鲜明貌。
                    赫赫:盛。襄:除。
                    简书:官书写在竹简上。一说盟书。
                    西戎:猃狁。
                    祁祁:舒迟。一说众多貌。执讯获丑:生者讯之,杀者馘之。获,馘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5-06-16 00:03
                    回复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1],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2],聊可与娱。
                      【注释】:
                      缟:音稿,素白绢
                      綦:音机,暗绿色
                      [1]:音因都,外城门
                      [2]:虑加草头,音虑
                      茹藘:茜草
                      -------------------------------------------------
                      ①东门:城东门。
                      ②如云:形容众多。
                      ③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④缟(音稿):白色;素白绢。 綦(音qi2其)巾:暗绿色头巾。
                      ⑤聊:愿。 员(yun2云):同“云”,语助词。
                      ⑥闉闍(音因都):外城门。
                      ⑦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⑧且(ju1居):语助词。一说慰籍。
                      ⑨茹藘(ru2lv2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
                       ◇“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题解:男子表现自己爱有所专。
                      译文:
                      漫步城东门,
                      美女多若天上云。
                      虽然多若云,
                      非我所思人。
                      唯此素衣绿头巾,
                      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
                      美女多若茅花白。
                      虽若茅花白,
                      亦非我所怀。
                      唯此素衣红佩巾,
                      可娱可相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5-06-17 06:38
                      回复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畺畺[1]。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畺畺,鹑之奔奔。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注释】:
                        ①鹑:鸟名,即鹌鹑。 奔奔:跳跃奔走。 鹊:喜鹊。 强强(音疆):翩翩飞翔。奔奔、强强,都是形容鹑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
                        ②无良:不善。 我:“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一说为人称代词。
                        ③君:指卫宣公。
                        题解:卫国人民讽刺卫宣公,以为鸟兽之不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5-06-19 00:43
                        回复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1]。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2],毳衣如璊[3]。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4]日。
                          【注释】:
                          槛槛:车轮的响声。毳:音粹。毳衣:一种绣衣
                          [1]:炎加草头,音坦,初生的荻苇,形容嫩绿色
                          [2]:音敦,重滞徐缓的样子
                          [3]:音门,红色美玉,喻红色
                          谷:生,活着
                          [4]:音缴,白
                          ---------------------------------------------
                          ①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 槛槛(音kan3砍):车轮的响声。
                           ②毳(音cui4脆)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 菼(音tan3毯):芦苇的一种,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的颜色。
                           ③啍啍(音tun1吞):重滞徐缓的样子。
                           ④璊(音men2门):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⑤毂(gu3):生,活着。
                           ⑥皦(音jiao3缴):同“皎”,白。
                          题解:女子对男子表示坚贞的爱情。
                          译文:
                          大车奔驰声隆隆,
                          青色毛毡做车篷。
                          难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不敢来相逢。
                          大车慢行声沉重,
                          红色毛毡做车篷。
                          难道我不思念你?
                          怕你私奔不敢动。
                          活着居室两不同,
                          死后要埋一坟中。
                          如果你还不信我,
                          太阳作证在天空!
                          【赏析】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不确,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我们细味全诗,很自然地发现,这是一首爱情诗。诗的意思简明直截: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5-06-20 00:28
                          回复
                            【接上】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古人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意蕴而言,已是圆满地解释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从情节而言,诗歌却不再描述其最后结局了。人们可以从诗意延续中推想:这一对恋人,一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主要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轻的心。(陈铭)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5-06-20 00:30
                            回复
                              《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西周贵族丰收祭神的诗。
                              种:选种。戒:准备。覃(音眼):锋利。俶(音出)载:开始从事。庭:直。若:顺。
                              方:房也。谷始生未实之称。皂(音造):谷实才结成的状态。稂(音郎):童粱。稗子。莠:田间害草。俗称狗尾草。螟(音冥):螟蛾的幼虫。蛀食稻心。螣(音特)食苗叶的害虫。蟊(音毛):食稻根的害虫。贼:食稻茎的害虫。穉(音至):晚植的谷类。引申为幼苗。秉畀炎火:持之付与炎火。
                              渰(音眼):云兴起貌。萋萋:云行貌。祁祁:众多貌。公田:井田制的公田。我私:公田外开垦的私田。穧(音即):已割而未收的农作物。秉:谷把。滞穗:丢弃的谷穗。
                              骍黑:指牛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5-06-24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