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之道.收与防【一】
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窗外鸟啼虫鸣不断,雨燕掠过,悠扬一声莺叫。
胡亥闲来无事,想着许久未去看望扶苏,心中倒是有些想念,遂自己溜达往扶苏殿内走去。
“今天可是巧,你们两个倒是一起来了,可是约好的么?”扶苏见了胡亥便温言笑道,一面起身走向胡亥,轻轻的揉了揉胡亥的头,一旁的将闾亦是端起茶盏示意了一下。
胡亥虽是笑,心里却也疑惑,胡亥知道将闾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有时候做什么事全凭自己意愿,说好听了是性情使然,说难听点就是任性妄为。而将闾却不同,将闾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理由,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将闾。
胡亥笑盈盈的坐下,把玩着茶盏,一面问道:“十一哥来扶苏哥哥这儿是做什么?别是和我一样的无聊来找人说话?”
将闾微笑着,眼尾眯起而上挑,衬得三分风流,五分张扬,音色清朗:“十八弟还不知道么?蒙恬将军破齐立功,父皇已经升了蒙将军为内史了,我这是前来恭贺。”
扶苏笑的温文尔雅,亦不搭话,只是静静听着。
“原来是这样…十一哥不说,做弟弟的我还真是不知道,在此也要恭贺了。”胡亥早就闻得蒙恬要被升为内史之事,但既然将闾这么说了,自己自然也就顺着答话。
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见得殿外的一位小侍从忙忙地进来,在扶苏耳畔低声几句,扶苏笑意微敛,眉峰微皱,若有若无的看了胡亥一眼,又带着歉意的起身对胡亥将闾道:“真是不巧了,我那边出了点事儿,这次就不能与二位贤弟共话了。”
“好说,哥哥还是忙哥哥的去吧,我们两个横竖也没什么要紧事。”胡亥倒是笑着满口应承下来,将闾亦在一旁微微点了点头,于是扶苏便出了殿。
将闾亦是在随侍的陪同下起了身,也不知低声说了些什么。
………………………………………………
“十八弟不如猜猜,到底是什么事儿,能让扶苏这样的着急?”将闾和胡亥一起走着,穿过曲水十八折廊桥,将闾立在一旁,水面上的风吹得将闾的墨发向前飘去,一面又笑吟吟的向胡亥问道。
“不论是什么事,也不是你我能够插手的,既然与你我无关就不需要去在意。”胡亥倒是淡然,一如既往的说话不中听。
将闾亦不气恼,转过身悠悠的走着,兀自言语:“有些事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牵扯到自己那可就得在意在意了。”胡亥听得依稀朦胧,也不知将闾这话说的是谁。
蹙眉片刻,便微微偏头向孙朔道:“你去打听打听,今天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儿。”
孙朔道了声是便退下,徒留胡亥一个人临着一池碧水,蹙眉思索。
………………………………………………
当孙朔回来的时候,胡亥正立在雕了艳丽绝伦的花团锦簇的书架子旁翻找《秦律》,正翻了几页却迟迟没听到孙朔回话,便合起竹简,握在手中,像是累了一样整个人靠在架子上,淡然的看着孙朔。
孙朔也不敢再犹豫,只得如实道:“奴才刚刚去问过…说是…说是赵高对皇帝陛下大不敬,陛下勃然大怒,已经把赵高被下了狱,交给蒙毅审了…”
“啪!”胡亥手中的竹简落了地发出清脆的响声,胡亥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孙朔,一时间也被这消息惊到,半天没说话。
孙朔连忙捡起竹简,微弯着身子,将竹简捧给胡亥,静静的等着胡亥发话,等了好一会儿胡亥才问道:“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孙朔低着头瞧不见胡亥的脸色,只是恭敬谦卑的道:“回公子,奴才去问过,但当时赵高与皇帝陛下私言,无人在旁边伺候,只有守在殿外的侍从恍惚听得‘兵将’二字,其余的他们也不知道。而且奴才打听到蒙上卿已经给赵高判了死罪,并且给皇帝陛下上了折子,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态度…”
胡亥听后反而沉默下来,扶着孙朔慢慢的走到贵妃椅处侧着身子半躺着,拿起一旁小几上的一把宫纱小扇轻轻扇着,闭眼假寐,口内亦没有刚刚的急迫,只是缓缓的吩咐孙朔:“去把香点上。”
孙朔依言,刚要去拿香料盒子便又听得胡亥的吩咐:
“告诉底下人,把这件事情散播出去,给它闹大,然后让刚提拔的那位典客明儿上份折子,就说中车府令赵高大不敬,不诛不足以立皇威。”
胡亥的声音依旧轻柔,但孙朔拿着香料盒子的手却一抖,依旧是低眉顺眼的应了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