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手册吧 关注:11,889贴子:5,350
  • 5回复贴,共1

我的马蒂树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说别的了,太贵了,这玩意儿。


1楼2009-03-03 18:00回复
    你看像吗? 我旁边摆的是盒火柴,这是20克,我一共买了40克,花了我300多块钱。500克我还没敢想呢


    4楼2009-03-07 00: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有售 ,但不零售,最少1公斤才卖。买一公斤比零买便宜很多。


      6楼2009-03-14 21:46
      回复
        效果上有差距 ,但不大。主要是在调和颜色时和着色时的使用上有差别。
        和达玛树脂比较, 马蒂树脂光油唯一的特征就是和黑油(铅煮熟油)结合呈现果冻状媒介,也是大家众所周知凝胶媒介。达玛树脂光油却没有此特征。但这种凝胶媒介在众多油画媒介中争议最大,使用它会对油画产生很多弊病 ,如使油画颜料层迅速老化,变色发黑,易溶解,易脱落,开裂。拉尔夫 梅耶(美guo绘画材料技法学家)竭力反对画家使用此媒介作画,建议最好单独用于最终上光。但还是有众多画家着迷于此媒介,尤其在咱国内。
        在国内大部分画家只知道凝胶媒介的优点,却对他的负面影响一无所知。不过在咱中国还没有理由去怀疑这种媒介,因为中国油画材料基础很是薄弱,市场上出现的油画材料种类屈指可数,这也是抑制中国油画发展重要因素。所以我还是怀着对欧洲绘画的崇敬与对油画媒介好奇的心态,咬牙买了点。用一用,好与坏也能对此媒介留下一点经验依据。
        不过这种媒介可能与古典大师所用的媒介有细微的差别,因为大师的作品依然保持良好。就如同在理论上使用铅白颜料就不能与朱砂调和,但鲁本斯,伦勃朗等大师的绘画保存依然完美。再说那是也没有朱砂的替代颜料。为什么会这样,至今未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可能很多绘画媒介的公式与配方被遗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今欧洲依然在竭力挖掘与研究“大师遗失的秘密”(媒介的成分,公式配方)
        达玛树脂光油没有马蒂树脂光油的负面影响,但制作媒介的没有凝胶状态,所以在罩染时由于媒介很稀(流淌状态)所以会出现“水纹”干后不易去除
        不过大师是如何解决这一缺陷的还需后人继续研究。


        15楼2009-03-16 23:14
        回复
          还有 忘说了
           注意,不要用油(亚麻油 核桃油。。)直接用于罩染,油不是媒介,确切说是只是颜料的粘结剂,是配置媒介的成分之一。 过多的油会干燥缓慢,起皱,严重变黄(尤其亚麻油),在重途修改时会使在其上的颜料曾开裂。


          16楼2009-03-16 23:32
          回复
            回18楼 
            单用油罩染就会出现我所说的弊端,日晒油也要稀释,不然光釉层很厚,引起以上所说弊端的发生,尤其泛黄,会影响画面效果。树脂光油的添加可以起到快干,加强透明度和少油的优势,减缓变黄起皱,不易使上层的颜料层开裂。 
            确实有人反对使用树脂 ,但却没有明确理由。 
            还有,树脂确实在油画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说道树脂还要说催干剂,因为马蒂树脂和铅催干剂结合才形成的凝胶媒介,而且铅加工过的熟油还可以单独使用。像树脂和催干剂之类的添加剂很多人都反对使用(在国外),尤其多奈尔最为反对使用催干剂。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没有树脂与催干剂,就没有欧洲的古典绘画”。 
            尤其在中国国内,我一直强调 ,中国油画材料基础本身就很薄弱,有的材料只是屈指可数,哪还有理由去怀疑这些材料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弊端呢,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避免材料的缺陷,还要在于画者如何运用。如果现在能出现一种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材料,那么绘画材料这门学问也该退出历史了。 
            在欧美国家的艺术学院里,不仅有美术史专业,还有绘画材料技法史专业,甚至只是材料就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我想中国只有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再去筛选哪些优,那些劣。如同树脂和催干剂在国外也只是争论,众说纷纭,但是它们一直没有退出油画经典材料的行列。甚至国外的学者还在挖掘那些“大师遗失的秘密”(大师所用的绘画材质),毕竟大师的作品历经几个世纪仍然保存完好。这难道不是例证吗?尤其我门国内的画家,又有什么理由却怀疑呢 ?


            24楼2009-03-23 0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