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佬,我记得你关于陆游主战的主张有过一段评价,但现在好像找不到啦?“主战爱国、主和卖国”的论调大概就是从南宋开始真正深入人心的,但我认为到了晚清,这种观点本该有所改变了。这不是让人做投降派,更重要的是让统治者认清国家实力和国势走向以后做出理智的决定。中法战争的主和派认为中国既打不过法国、越南更不值得保护,主战派却拿出祖宗家法和道德大棒积极言战,结果甲申易枢让主和的实干洋务派失势,南洋水师也寄了。再往后的甲午战争、庚子国变还是没变这套活,更让中国万劫不复了。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普遍觉得敢打就能赢、就算爱国,至于什么代价,似乎动动嘴不上税,从来不在考虑范围内。这种情况绝不是中国所独有,可到底谁爱国、什么又是爱国,却是始终变化、模糊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