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达信吧 关注:679贴子:6,990

为什么说获取“存量用户”能力是未来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国内房地产行业有一个经验定律:一座城市是否值得去投资,问政府官员、问咨询机构,不如问当地的小学老师,即房地产投资的“小学生指数”。
有内地城市,今年小学生的数量比5年前少了30%以上。这太可怕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9-08-03 16:57回复
    一个地产项目的硬件开发至少要几年时间,加上周边的持续商业开发,耗时8年、10年都很正常。今天是小学生,10年以后就是主力消费人群。


    IP属地:广东2楼2019-08-03 16:57
    回复
      如果一个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在快速减少,10年以后,这里的餐饮店、美妆店、健身房、电影院……还能见到人气吗?你能指望大叔、大妈来引领消费潮流吗?
      如果一个地方告别了“增量经济”,人气持续消退,生意会非常难做。


      IP属地:广东3楼2019-08-03 16:57
      回复
        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从业者的语境当中,你时常听到“我规模有多大,行业分量如何如何”、“我今天有多大,未来会做得有多大”,或者“我有多快,还要怎样快跑领先”……
        可是,如果你正在进入一个人气持续消退的“存量经济”时代,过去的生存策略已难以延续,你该如何做出改变?


        IP属地:广东4楼2019-08-03 16:57
        回复
          我不是危言耸听,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80后”有2.28亿人,“90后”有1.74亿人(大减5000万以上),“00后”有1.46亿人(减少将近3000万人)。
          加上一线(超级城市)和强二线(国家中心城市)不停从内地城市吸走年轻人口,争夺年轻人口就是争夺未来发展机会。


          IP属地:广东5楼2019-08-03 16:57
          回复
            2018年一线城市的餐饮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关店数量已经大于开店数量,广州、深圳的新开店面也仅仅只是勉强填补关店的部分。
            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Q2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11.38亿就是大顶!
            ……


            IP属地:广东6楼2019-08-03 16:57
            回复
              种种征兆显示:你我正在进入一个“存量经济”时代,是否要主动调整生存策略了?
              目前,看起来很多地方是用户在萎缩、流量在萎缩、市场在萎缩、资源在萎缩、机会在萎缩,但是不必沮丧,中国商业也在进入一个“精细深耕”的时代。
              我相信,机会往往就在存量中。


              IP属地:广东7楼2019-08-03 16:58
              回复
                因为存量的市场往往代表着用户比较成熟,你不必用代价昂贵、惊世骇俗的创新去打动他们。你只需要深耕细作,用“微小的优势”去放大一个一个机会。


                IP属地:广东8楼2019-08-03 16:58
                回复
                  01 金矿在存量中
                  近日有人网上给我留言,说他发现了一门特别好的生意,这是一个空白市场,他要辞职创业。
                  至于是什么生意,他说要保密。


                  IP属地:广东9楼2019-08-03 16:58
                  回复
                    我吃了一惊,心想哪里还有空白市场?穿衣、吃饭、坐车、购物?这些领域几乎没有空白市场可以做了。工业领域因为极高的技术门槛,不适合个人创业者。
                    基于一般常识,我问他创业的本钱从哪里来?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8-03 16:58
                    回复
                      他说创业的本钱源于家庭,老婆、岳父都很支持他,也愿意拿出多年积蓄给他投资。
                      我直觉判断,这门生意怕是做不起来,而且他这个人最好不要创业。
                      我主要有两个理由: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8-03 16:58
                      回复
                        1)好的创业机会大多源于存量市场,这是常识。
                        因为创业者不必承担太多的市场教育成本,这个成本很多大公司也承担不起。
                        2)创业者应该去说服投资人,而不是家人。
                        今天不是一个缺钱的时代,如果不能让别人投资,要么是项目不好,要么是不会销售,这两样都是致命的。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存量市场的极端重要性。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8-03 16:59
                        回复
                          举个例子,国内最早做专车的,不是滴滴,而是易到。起初,中国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专车,司机也不知道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供需两头没谱。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8-03 16:59
                          回复
                            这当时是一个空白市场、增量市场,易到将很多钱花在苦口婆心“教育”用户和司机上,时间长了,渐渐就hold不住了,不知何时是尽头。
                            在易到快hold不住的时候,滴滴抄进来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8-03 17:00
                            回复
                              滴滴打车先切入的,是出租车这个存量市场,站住脚以后,再跳进专车这个增量市场,这时,滴滴起点拉高了,有了说服力,要比易到顺利得多。
                              后来,美团点评也进入打车领域,而且美团一直都是在存量市场里开疆拓土,甚至不惜向巨头宣战。


                              IP属地:广东15楼2019-08-03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