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段落(P316~317)不太容易理解:
此后(即从仙境海湾出发),这世界跨过“物外之境”,陡峭地抬升到维林诺,那是“神的居所”,此后便是“万物之墙”与“虚空”的边界,在那上面布满了群星。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撰写的Ambarkanta既《世界的面貌》里,有一幅世界地图显示出域外之地的地表从维林诺的群山开始向西陡然抬升。想来我父亲所指的抬升就是这里,“物外之境”就是这座山脉组成的高墙;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在《英格兰的艾尔夫威奈》里也提到了死者需要跨越的“地外之境”(P314,P322);而且在《埃雅仁德尔的传说》的大纲里(P260),图奥的船“下降到世界的边缘”。我认为,这种措辞更像指的是地平线的边缘(“人类所知的地平线”,P313)。
此后(即从仙境海湾出发),这世界跨过“物外之境”,陡峭地抬升到维林诺,那是“神的居所”,此后便是“万物之墙”与“虚空”的边界,在那上面布满了群星。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撰写的Ambarkanta既《世界的面貌》里,有一幅世界地图显示出域外之地的地表从维林诺的群山开始向西陡然抬升。想来我父亲所指的抬升就是这里,“物外之境”就是这座山脉组成的高墙;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在《英格兰的艾尔夫威奈》里也提到了死者需要跨越的“地外之境”(P314,P322);而且在《埃雅仁德尔的传说》的大纲里(P260),图奥的船“下降到世界的边缘”。我认为,这种措辞更像指的是地平线的边缘(“人类所知的地平线”,P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