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安皇后吧 关注:128贴子:9,308

回复:【整理】崇祯周皇后的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霜猿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3楼2023-05-09 10:28
回复
    《霜猿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4楼2023-05-09 10:35
    回复
      《霜猿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5楼2023-05-09 10:43
      回复
        《霜猿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23-05-09 10:47
        回复
          《崇祯朝野记》:
          毅宗烈皇帝为光庙第五子,母选侍刘氏,后追谥为孝纯太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卯时生于东宫,孝纯早逝,抚育于李庄妃。天启二年九月,册封为信王。七年二月,就外邸成婚,册妃周氏,是为烈皇后。后为兵马司周奎之女。奎系苏州府长洲县人,后封嘉定伯,熹庙病亟时,魏珰方张盛,中外危栗。


          IP属地:江苏147楼2023-05-09 14:13
          回复
            《崇祯朝野记》:
            二年二月十四日,皇长子生,中宫周后出。永乐以后,惟自武宗毅皇帝为孝宗正宫张皇后所出,其余中宫并无生子者。
            后父周奎,系苏州府长洲县,后生于对门内,今有「坤仪锺瑞」坊尚存。后幼以天启七年选为信王妃,旋正位中宫,后父封嘉定伯,有赐第在葑门。
            圣躬燕处之所,为屋三间而不并列,由第一间而后第二间、第三间,则圣躬燕息处也。第二间中,设大熏笼,置衾裯之属。凡召幸宫眷,至第一间则尽卸诸衣裳,裸体至二间,取衾被身乃进至第三间,所谓抱衾与裯也。即中宫与东、西两宫赴召,不敢不遵行此礼。惟先后以藩邸同甘苦,不肯赴召。又驾幸中宫,后必趋出宫门外接驾。先后亦以糟糠故,废此礼不用。


            IP属地:江苏148楼2023-05-09 14:21
            回复
              《崇祯朝野记》:
              二月初十日,册立皇太子。上以戒严免升殿,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赐三品以上及日讲官各花朵红一疋,三品以下昏半红花枝用角,日讲官红全疋花枝用银,加恩辅臣、督臣、皇亲周奎及司礼监有差。礼部尚书李腾芳加太子少保,仪制司郎贺世寿升光禄少卿


              IP属地:江苏149楼2023-05-09 14:22
              回复
                《崇祯朝野记》:
                十一年戊寅三月初七日,皇太子出阁讲学,阁中先期题侍班曲四人,姜逢元、姚明恭、王铎、屈可伸;讲读六人,方逢年、项煜、刘理顺、吴伟业、杨廷鳞、林增志;校书二人,杨士聪、胡守恒;侍书二人,中书朱国诏、黄应恩。旧制:日讲官、东宫讲官无相兼者,恐上与东宫同日御讲筵,不能兼也。且应恩既充正字,又充侍书,皆以至发不谙衙门规例,故惟应恩之攘耳。项煜、杨廷鳞各上疏愿让,黄道周奉旨不得矫让。至发揭辨云:道周清品,意见少偏,如近疏有不如郑鄤语,夫杖母何如人,而自谓不如,是可谓元良辅导乎?时,郑狱尚未成,章此揭者,黄应恩也。给事冯元颷疏言,道周至清无徒,数忤执政。项、杨二臣退,然自下为大臣者,正应嘉叹,而至发一揭,大不快其言,并迁怒道周何也?至发出揭辨,又上世风宜挽疏,累数百言,内云:道周出山,缘爱母之心,借一言以周旋,郑鄤岂曰非孝,但不宜以朝廷是非之公,为一己环草之私。又云:一二人焉,建坛坫,执牛耳,自命于人曰:吾将主持世风,巳而自命者与附之者,入主出奴,了不得其何缘何故,末又请禁投刺往来,自今士大夫门尽可罗、席尽可尘,夫人而能为廉也,夫人而能为让也,而推重于温体仁,颂其孤执、不欺,窃愿学之云云。或言此疏亦出应恩代草。


                IP属地:江苏150楼2023-05-09 14:23
                回复
                  《崇祯朝野记》:
                  五月,火星示变,上于宫中斋沐祈祷,素服减膳,并谕各衙门,素服修省。枢臣杨时昌,嗣方倡款议,遂借星变,援引前代事疏奏云。科臣何楷,疏驳之;云嗣昌引建武讨塞故事,欲借以伸市赏之说也;引元和宣慰故事,欲借以伸招抚之说也。引太平兴国连年兵败故事,欲借以伸不敢用兵之说也。其附会诚巧。至永平二年一条所述皇后马氏等语,更不知其意所指斥何在?且前言后妃,后言阴宫,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是何为者?即得旨,不必深求。是时,传田贵妃与中宫不相能,上亦久不见中官,故嗣昌疏中隐伏挑激语,为何疏参破。嗣昌随有辨疏,其词甚危,而于市赏招抚之说,绝不一及。
                  盖前召对,「善战上刑」之说,其机括,已阴转矣。说者谓杨之大用,实借径于田贵妃,以后有悼灵事。嗣昌疏请持诵华严经,时方在楚中督师,仅隔旬日而疏至,益信其交结有至矣。


                  IP属地:江苏151楼2023-05-09 14:24
                  回复
                    《崇祯朝野记》:
                    十八早朝,上召诸臣而泣,俯首书御案十二字,以示司礼监王之心,即拭去,诸臣方侍班,襄城伯李国桢匹马驰阙下,汗浃沾衣,内臣呵止之。国桢曰:此何时也,君臣即来相见,不可多得矣。上召入,奏守城军不用命,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上乃命内臣俱往守城。十九日早大雨,两止,贼攻城炮声不绝。上幸南宫,登万岁山,望烽火不绝,徘徊逾时,回干清宫,珠书谕内阁,成国公提督内外诸军事,夹辅东宫。时诸阁臣已出,内臣置几上而去。上入中宫,视后缢毕,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缢。亭新建,阅操处也。太监王之心对缢,诸文武臣相随死难者,阁臣范景文而下凡二十余人,另有纪。


                    IP属地:江苏152楼2023-05-09 14:2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3楼2023-05-09 17:40
                      回复
                        《崇祯遗录》:
                        上即位时,御马皆鸣,人以为异。野史所载天鸣,妄也。且即位在皇极殿,无中极之理。礼部奏请皇后进内仪注。上御批信王妃着进东安门,群臣皆称得体。
                        信府承奉徐应元、王国用皆忠贤党。上即位,命以潜邸服玩器用赐皇亲刘效祖、周奎,而二人乃匿其半。异日较射观德殿,内侍皆戎服,上见应元棕帽金顶乃潜邸物,诘责之。应元惶恐谢,于是并国用褫'逐。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4楼2023-05-09 18:04
                        回复
                          《崇祯遗录》:
                          二月四日,皇长子生(睿名慈娘),周皇后出。星家所谓“虎坐中堂”,不祥孰甚,盖日月皆逄寅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5楼2023-05-09 18:11
                          回复
                            朱慈烺的
                            《崇祯遗录》:
                            皇太子居钟粹宫,每召对大臣,命太子侍立,动容中规,出言合度。上试问章奏裁,答称旨,上每异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6楼2023-05-09 18:15
                            回复
                              这边也是朱慈烺的
                              《崇祯遗录》:
                              皇太子加元服,出阁讲书。一日,召廷臣于平台,皇太子侍侧。昌平总监申之秀有急奏,极言军士缺饷三月,乞敕部急发,否则兵变矣。上命太子读之,读毕乃曰:“速发内帑’。”下部则无及矣。诸臣服其英明。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7楼2023-05-09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