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内克尔立方体和水牛
本书可说是一部毫不掩饰的“辩护”之作。在书中,我主张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看待动物和植物,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思考它们为何会表现出各自特有的行为。我将加以辩护的不是一种新的理论,不是一个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假设,也不是一个可以通过预测来加以判断的模型。如果是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那么我同意威尔逊(Wilson 1975, p.28)的观点,即“辩护法”是不妥的,应受谴责。但我的情况并不在上述之列。我所倡导的是一种观点,一种看待我们所熟悉的事实和思想的方式,以及一种对此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因此,如果读者期待的是某种传统字面意义上“令人信服”的新理论,那他读罢本书一定会有一种“那又怎样?”的失望感。但我并不想试图说服任何人相信任何事实命题的真实性,相反,我只是试图向读者展示一种看待生物学事实的方式而已。
有一种著名的视觉错觉叫作“内克尔立方体” (Necker Cube)。它是一幅线条画,而我们的大脑将其理解为一个三维立方体。但我们感知到的立方体会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并且两个方向都与纸上的二维图像同等兼容。我们通常一开始看到的是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但如果我们多注视图像儿秒钟,立方体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转”,于是另一个明显的方向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再过几秒钟,脑海中的图像又会翻转过来,而只要我们盯着这幅图,它就会继续交替翻转。关键在于,这两种对立方体的感知都不是唯一正确或“真实的”,它们同等正确。同样,我无法证明书中所提倡的这种对生命的看法--我权且称之为“延伸的表型”——是否比正统的观点更正确。这是一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我猜想,至少在某些方面,它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我也不确定,是否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我将要在书中探讨的现象--协同演化、“军备竞赛”(1、寄生虫对宿主的操纵、生物对无生命世界的操纵、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收益的经济“策略”-都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而且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主题。那么,读者为何还要拨冗继续阅读本书呢?我倒是很想借用斯蒂芬·古尔德2那本更有分量的著作(1977a)中那开门见山式的恳求,简单地说一句,“请阅读这本书”,你自然就会发现为什么值得费心去做这件事。不幸的是,我并不像他那样具备此等信心。我只能说,作为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普通生物学家,我发现“延伸的表型”这个称呼所代表的观点让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动物及其行为,并使自己对其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延伸的表型本身可能并不构成一个可检验的假设,但它在当下改变了我们看待动植物的方式,也可能会使我们构想出之前难以想象的可检验假设。
洛伦茨在1937年发现,我们可以像对待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一样看待某种行为模式。可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发现”,其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支撑。这只是一种看待已经司空见惯的事实的新方式,但它已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主导思想(Tinbergen 1963)。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它似乎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很难理解它曾经还需要加以“发现”。同样,达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 )"1917年著作中的著名章节《变换论》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成果,尽管它并没有提出或检验哪怕一个假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动物形态都可以通过数学变换而转化为其亲缘物种的形态,这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种变换是否简单就不甚明了了。实际上,在达西·汤普森给出一些具体的变换例子时,任何一丝不苟、坚持认为科学工作只能通过对特定假设的证伪来进行的读者都会对他发出“那又怎样?”的诘问。如果我们读了达西·汤普森的这一章,然后自问,我们现在知道了多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答案很可能是“并不多”。但他的文字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得以回过头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动物,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理论问题--在此处是指胚胎学和系统发育(也译“系统发生”)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问题。当然,我不会冒昧地将自己这本目前还默默无闻的作品与一位伟大生物学家的杰作相提并论。我以此为例只是想说明,一本理论性的书,即使没有提出可检验的假设,仅试图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有可能是值得一读的。
内克尔立方体和水牛
本书可说是一部毫不掩饰的“辩护”之作。在书中,我主张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看待动物和植物,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思考它们为何会表现出各自特有的行为。我将加以辩护的不是一种新的理论,不是一个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假设,也不是一个可以通过预测来加以判断的模型。如果是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那么我同意威尔逊(Wilson 1975, p.28)的观点,即“辩护法”是不妥的,应受谴责。但我的情况并不在上述之列。我所倡导的是一种观点,一种看待我们所熟悉的事实和思想的方式,以及一种对此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因此,如果读者期待的是某种传统字面意义上“令人信服”的新理论,那他读罢本书一定会有一种“那又怎样?”的失望感。但我并不想试图说服任何人相信任何事实命题的真实性,相反,我只是试图向读者展示一种看待生物学事实的方式而已。
有一种著名的视觉错觉叫作“内克尔立方体” (Necker Cube)。它是一幅线条画,而我们的大脑将其理解为一个三维立方体。但我们感知到的立方体会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并且两个方向都与纸上的二维图像同等兼容。我们通常一开始看到的是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但如果我们多注视图像儿秒钟,立方体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转”,于是另一个明显的方向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再过几秒钟,脑海中的图像又会翻转过来,而只要我们盯着这幅图,它就会继续交替翻转。关键在于,这两种对立方体的感知都不是唯一正确或“真实的”,它们同等正确。同样,我无法证明书中所提倡的这种对生命的看法--我权且称之为“延伸的表型”——是否比正统的观点更正确。这是一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我猜想,至少在某些方面,它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我也不确定,是否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我将要在书中探讨的现象--协同演化、“军备竞赛”(1、寄生虫对宿主的操纵、生物对无生命世界的操纵、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收益的经济“策略”-都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而且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主题。那么,读者为何还要拨冗继续阅读本书呢?我倒是很想借用斯蒂芬·古尔德2那本更有分量的著作(1977a)中那开门见山式的恳求,简单地说一句,“请阅读这本书”,你自然就会发现为什么值得费心去做这件事。不幸的是,我并不像他那样具备此等信心。我只能说,作为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普通生物学家,我发现“延伸的表型”这个称呼所代表的观点让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动物及其行为,并使自己对其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延伸的表型本身可能并不构成一个可检验的假设,但它在当下改变了我们看待动植物的方式,也可能会使我们构想出之前难以想象的可检验假设。
洛伦茨在1937年发现,我们可以像对待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一样看待某种行为模式。可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发现”,其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支撑。这只是一种看待已经司空见惯的事实的新方式,但它已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主导思想(Tinbergen 1963)。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它似乎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很难理解它曾经还需要加以“发现”。同样,达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 )"1917年著作中的著名章节《变换论》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成果,尽管它并没有提出或检验哪怕一个假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动物形态都可以通过数学变换而转化为其亲缘物种的形态,这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种变换是否简单就不甚明了了。实际上,在达西·汤普森给出一些具体的变换例子时,任何一丝不苟、坚持认为科学工作只能通过对特定假设的证伪来进行的读者都会对他发出“那又怎样?”的诘问。如果我们读了达西·汤普森的这一章,然后自问,我们现在知道了多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答案很可能是“并不多”。但他的文字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得以回过头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动物,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理论问题--在此处是指胚胎学和系统发育(也译“系统发生”)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问题。当然,我不会冒昧地将自己这本目前还默默无闻的作品与一位伟大生物学家的杰作相提并论。我以此为例只是想说明,一本理论性的书,即使没有提出可检验的假设,仅试图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有可能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