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说明了美国针对以中国为目标的“重返亚洲”政策的目的,后半段说明了对付中国的手段。也就是说,发展中的中国如果不能为比中国更为发展的西方让出资源的话,那中国就应当“让位”:要么象苏联那样被瓦解,要么自觉“低碳”。
但是,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低碳与美国人眼中的“低碳”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一个更为发展的技术概念,后者则是一个“去工业化”或
“去工业化发展”的政治概念;
前者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后者则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
对近现代国家而言,工业力才是发展力的核心,国家间的竞争就是工业力的竞争。因此,剥夺一国的工业力,尤其是重工业能力便成了剥夺这个国家发展能力的关键。1944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向罗斯福提出了一个“在德国清除纳粹余孽的解除其工业化的激进计划”,罗斯福对此大加肯定。
美国国务院还制订一个计划要“使德国从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就可以发动战争的国家,变成一个必须能和世界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137]。《罗斯福传》的作者康拉德?布莱克说:“实施这个计划等于把7000万德国人全都变成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138]
显然,由“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而不是大工业财团组成的国家经济,就是目前西方人对南方国家要求的“低碳”经济,也就是奥巴马要求中国人“应该想”出的“新模式”。狼与羊比,羊比狼“低碳”,狼可吃肉,而羊只能吃草。西方人认为自己可以“吃肉”,但中国人最好改为“吃草”。这在中国显然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必然要与西方展开相应的斗争。、
说道这里,楼主需要插言一句:虽然不能让西方人强迫自觉低碳,但是有些人是否也该自觉下?
兔子家确实不适合“哥斯拉”式的城市化!尤其是生活在巨大化都市中的人们是否也该考虑下环境问题? 比如说政府公务用车和私家车问题? 兔子家就真的适合人人家家都小车,
然后不想买车的人天天吸毒气,敢不敢多纳税,别天天喊着油价高!污染环境,其他不开车的人都跟着一起受罪,谁给赔偿?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文明或者是一种富裕的表现,恰恰是一种暴发户的心理。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工业化也未必就发展汽车工业一条路。 就不能把买大排量公务车和私家车的钱投资到教育科技投资上吗?减少了汽车业我们就不能有别工业发展了? 多投资点电动车行不行? 多花点钱在公共交通上行不行?
分散资源投资到其他省份其他城市行不行? 一个巨大型城市供暖开车,不仅自己天天呼吸毒气,其他无辜省份一起遭殃,就非得天天把那点好学校,好产业全捏在自己城市里,还埋怨自己城市人多,污染重。某些既得利益者能不能不要这么自私好不好!
兔子家问题真心多,不要光埋怨西方让我们低碳,就照兔子这个发展模式下去资源必须矛盾,西方是没有权利指责我们,但是我们也得公正的看待问题,兔子家的城市规划和资源分配上确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