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丹墀下的议论声喧嚣起来,端坐的天子仍旧一言不发。诸臣愈是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那高悬的圣意愈发显得冷静、神秘、不可探知。《淮南子》有载: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去火而已。以此为喻,臣子若为沸水,君主即为釜底抽薪者。此刻,我仰观这静观鼎沸、断不抽薪的主宰者,惶怛不已,却不敢、不能、不愿做腾波鼓浪的沸水,要做冷凝其壁的甘露】
⠀
诸公备思国运、极感民情,臣感佩至深。夷我当有别,和卓尚书远忧通商之弊,睿郡王高论通商之利,怀的都是为国作长久计的赤子心,讲的都是为民虑深远的公论。
⠀
【既然是公论,就没有高下。言臣谏客从来被史家偏爱、被春秋庇护。但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却无秉公求实之责。如数家珍的同道们,谈论起咸亨开关的前尘,我却总是不合时宜地想及正观朝那位死谏乾清门的钦天监监正嵇宠。没有一个初读春秋的少年,会不喜欢这样的角色:天命的儒生,必死的诤臣,足以让在场其余人在史书上通通失去光彩——但时过境迁,我今日甘心做这平平无奇、持中守正的不光彩者】
⠀
但臣有一点不明白。夷我固然有别,沿海与内陆、粤浙与陇豫,都是大清的天下、天子的百姓,何以有别?既然无别,何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不消回应的困惑。短暂地停顿之后,续道】历朝以来,正额税银凡二百余万量,其中浒墅、临清历年有缺,凤阳、芜湖、西新间有缺额,向不予赔缴;淮安、江海、浙海等关年有盈余,亦尽数解部,由户部奏销。去岁粤海关征银一百四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两,多收银六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两,其中实解户部一百一十万余两,另有二十万两“指拨”湖南,赈济涝情。
⠀
此非湖南恳望他省的救济,亦非户部的独断,而是天子的恩德!【一顿】诸位是百姓父母官,也是天才朝臣,不能瞻前而忘后、亦不可顾此而失彼罢?⠀
⠀
【井水里沁着的西瓜叫我忌谈冗论、务戒赘语,我却实在讲得太多。秦三“各索其需、互惠有偿”的朴素之论,却务必提醒我要在这晦暗的、阴翳的密云之下,撕开一道光亮来】
⠀
通商与否,归根到底要问于我大清有何益、有何损,诸公主张应当计算清楚、定法明章、从长谋划,臣亦深以为是。
⠀
【为父母,讲的是披肝沥胆、不求往报;为人子,讲得是尽忠尽孝、万死不辞。但为商不是:今日要将英吉利的脖颈牢牢锁住,教他一口气也喘不上来,明日他便不会再来。英吉利无利可图,我大清便也无利可图。因此,我才谈“与民均平”,既要驳了“减免内河税务”的狼子野心,又必得给布莱泽男爵一个台阶下:以国民之遇相待,亦是大国天朝的宽宏雅量。至于齐增关税、补贴民利的后策,天子不问,为臣便不能答,更不宜在衮衮诸公面前阔论】
⠀
臣久居户部,向来利字当头、锱铢相求。天理昭彰的是:有利来,才有利往。自然是有利可图,英吉利才会迢迢千里、来觐天朝;无利可图,大清也必定不会任其予取予求。
⠀
【乾清门前的大道太宽、这初秋时节的雨又下得太密太稠,此地、此时只宜讲“常识”】
⠀⠀
若计算下来,这果真是一桩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生意,自然没有与英人再行磋商的余地。但——难不成说,今日圣上召群臣朝议,议的竟是这样一桩彰明较著、一望而知的赔本买卖?【洋洋细雨纷纷而下,仿若梭织起一张细密的天网,笼罩住殿前挺立的群臣们。于是,我仿若自嘲】咱们这些人今天站在这儿,不就是因为这桩买卖——有得谈?
⠀
诸公备思国运、极感民情,臣感佩至深。夷我当有别,和卓尚书远忧通商之弊,睿郡王高论通商之利,怀的都是为国作长久计的赤子心,讲的都是为民虑深远的公论。
⠀
【既然是公论,就没有高下。言臣谏客从来被史家偏爱、被春秋庇护。但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却无秉公求实之责。如数家珍的同道们,谈论起咸亨开关的前尘,我却总是不合时宜地想及正观朝那位死谏乾清门的钦天监监正嵇宠。没有一个初读春秋的少年,会不喜欢这样的角色:天命的儒生,必死的诤臣,足以让在场其余人在史书上通通失去光彩——但时过境迁,我今日甘心做这平平无奇、持中守正的不光彩者】
⠀
但臣有一点不明白。夷我固然有别,沿海与内陆、粤浙与陇豫,都是大清的天下、天子的百姓,何以有别?既然无别,何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不消回应的困惑。短暂地停顿之后,续道】历朝以来,正额税银凡二百余万量,其中浒墅、临清历年有缺,凤阳、芜湖、西新间有缺额,向不予赔缴;淮安、江海、浙海等关年有盈余,亦尽数解部,由户部奏销。去岁粤海关征银一百四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两,多收银六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两,其中实解户部一百一十万余两,另有二十万两“指拨”湖南,赈济涝情。
⠀
此非湖南恳望他省的救济,亦非户部的独断,而是天子的恩德!【一顿】诸位是百姓父母官,也是天才朝臣,不能瞻前而忘后、亦不可顾此而失彼罢?⠀
⠀
【井水里沁着的西瓜叫我忌谈冗论、务戒赘语,我却实在讲得太多。秦三“各索其需、互惠有偿”的朴素之论,却务必提醒我要在这晦暗的、阴翳的密云之下,撕开一道光亮来】
⠀
通商与否,归根到底要问于我大清有何益、有何损,诸公主张应当计算清楚、定法明章、从长谋划,臣亦深以为是。
⠀
【为父母,讲的是披肝沥胆、不求往报;为人子,讲得是尽忠尽孝、万死不辞。但为商不是:今日要将英吉利的脖颈牢牢锁住,教他一口气也喘不上来,明日他便不会再来。英吉利无利可图,我大清便也无利可图。因此,我才谈“与民均平”,既要驳了“减免内河税务”的狼子野心,又必得给布莱泽男爵一个台阶下:以国民之遇相待,亦是大国天朝的宽宏雅量。至于齐增关税、补贴民利的后策,天子不问,为臣便不能答,更不宜在衮衮诸公面前阔论】
⠀
臣久居户部,向来利字当头、锱铢相求。天理昭彰的是:有利来,才有利往。自然是有利可图,英吉利才会迢迢千里、来觐天朝;无利可图,大清也必定不会任其予取予求。
⠀
【乾清门前的大道太宽、这初秋时节的雨又下得太密太稠,此地、此时只宜讲“常识”】
⠀⠀
若计算下来,这果真是一桩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生意,自然没有与英人再行磋商的余地。但——难不成说,今日圣上召群臣朝议,议的竟是这样一桩彰明较著、一望而知的赔本买卖?【洋洋细雨纷纷而下,仿若梭织起一张细密的天网,笼罩住殿前挺立的群臣们。于是,我仿若自嘲】咱们这些人今天站在这儿,不就是因为这桩买卖——有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