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吧
关注: 8,885 贴子: 38,291

西方哲学吧,人文思想的自由论坛

  • 目录:
  • 人文学科
  • 0
    存在无法决定意识——存在会限制意识,当头脑无法计算高阶高数时,这不是函数变量的问题,这是基于头脑的计算量有误所决定的。那么,我们有必要讨论本体论中的存在和意识的问题,这并不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问题,这是一种不等量(数学意识正确的事情在物理学意识看来是无法实现和超越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科学开发将之进行降维或者降阶讨论)。那么,意识反作用于客观,这是基于一种逻辑思辨的便利,但是意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 0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姓氏的起源,宗族的形成,宗族维系中国社会的作用。希腊和早期罗马的多神信仰,基督教对罗马奴隶制瓦解的影响,最终教会成了维系西方社会最大的力量。接下来比较了宗族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基督教带给了西方平等的观念,而中国没有平等的观念;但是中国没有各种宗教纷争引起的社会矛盾和战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没有信仰,以自我为中心。 关键词:部落、姓氏、宗族、宗教、平等 1. 中国是宗族社会,宗族社会以
    唐融儿 5-8
  • 95

    广告
    07:18
  • 0
    摘要:文章首先比较了:集合论、系统论、信息论的特点。然后指出:只有开放的系统之间才能交换,两个封闭的系统之间是无法交换的。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是无法用穷举法来计算的,机器人无法计算出宇宙中有多少个天体,因为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最后举例说明:系统之间的交换是有限的。 关键词:集合论;信息论;系统论;开放;封闭 1. 交换是系统的本质属性 集合论、系统论、信息论,它们各有特点。集合论的特点是静态的,集合论的目
    唐融儿 5-8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 /编号552 (01组 美学与艺术理论)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片面的。“假恶丑”都是引起喜剧的原因,并且只有当“假恶丑”自以为是“真善美”并把自己当作“真善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才造成了喜剧!产生喜剧的尺度掌握在主体身上,因为主体要有分辨“假恶丑”和“真善美”的能力。悲剧是通过“真善美”的失败、毁灭产生的。而喜剧则正好相反,喜剧通过“假恶丑”不攻自破地毁灭,展现了“真善美”
    唐融儿 5-7
  • 0
    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优美和崇高 黄可清 摘要:本文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对立与统一出发,论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范畴。分析了崇高感的来源:由自然界对象空间体积和力量的巨大引起的崇高感;由人类劳动力量(包括脑力劳动)引起的崇高感;由人类道德力量引起的崇高感。对优美与崇高的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人身上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关键词:自然界;人类社会;优美;崇高 一、美的事物存在的领域 美不存在于
    唐融儿 5-7
  • 862
    首先学习逻辑学,然后用数学思维,学习西方哲学思想。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首先是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然后才是哲学家。然后看西方文学史,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史,罗马史。柏拉图是重点,人类2000年的哲学思想,基本是给柏拉图在写注释。其理想国,就是乌托邦的起源,乌托邦就是共产主义的起源。近代的重点是康德,3批评需要懂。
  • 3
    现象学; 一、 胡塞尔:“感知行为不是意义的承担者,感知没有意义。” 我:“首先!同意老胡和胡弗(弗雷格)把心理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与客观的东西严格分开来①!可在我做如先验还原、自由联想、无限悬置时,行为和感知真的一点成分都没有吗?” 注①:为什么心理上的东西会以逻辑冲突?举个例子,当我们会谈到会飞的动物时,认定。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羽毛,而蝙蝠不是。心理感觉经验上的东西,会让严密逻辑推演中,
    Flandrese 5-5
  • 0
    普通人如何实现人生逆袭【手把手喂饭】 链接:https://pan.quark.cn/s/b5f4f95360f0
  • 100

    广告
    07:12
  • 2
    美是人的最高追求 Beauty is humanity’s utmost pursuit 作者: 黄可清 1 国家预印本平台 https://zsyyb.cn/abs/202504.03349 摘要:人的第一本性是利己,而第二本性则是追求自由。道德保障了自由,艺术深化发展了自由。道德和艺术竟然是殊途同归,都是顺应人的本质给人自由。形式是主体给对象的规定,形式美是创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抽象观念(概念)溶入到作品中产生的。康德认为,崇高感是对自身使命的崇敬,通过“偷换”将这种崇敬移到自然事物上。美感的发
    唐融儿 5-4
  • 113
    未来人类的文明是东方哲学,世界的趋势正在向东方转变,汉语热已经在世界兴起,好可怜的孩子们,还停留在低级西方哲学的基础上,还没出校门,就已经到了被历史时代所淘汰的路上
  • 1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88)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语义、涵义和所指,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然后指出判断命题真假的依据。最后指出悖论的根源是语义、涵义和所指的错位造成的。 关键词:语义、涵义、所指、命题、悖论 1.1 语义不等于涵义。语义只能近似涵义。 一个词不管是否使用都有语义,但只有在使用时才有涵义!例如当我说到“罗马”,虽然各个词典上有各自对“罗马”的语义的标准解释,但我理解的是我所了解的“罗马”,而
    唐融儿 4-26
  • 5
    1.海德格尔哲学理论核心: 1.1.存在→此在→共在 2.关于海德格尔哲学理论核心理解: 2.1.存在:存在是存在者或存在者观察中的存在者对象得以显现的条件和根据!但前提是,存在,不能被当作存在者或存在者对象化处理!只能通过此在的生存体验,来逐步揭示! 2.2.此在:此在的本质在于“去存在”,可以把此在庸俗理解现象般一种“只在”停滞、滞留的运动状态。但即此在也不是现成的、固定的实体,而是动态的可能性!至始至终都在此在对存在
  • 0
    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个人行为的善恶,有动机(目的)、手段、结果的善恶。我认为手段的善恶不应影响对目的和结果的评价。比如生了病吃药打针,手段是恶的,但动机是善的;如果药用对了,那么结果也是善的。但我仍然采取较为严格的标准,我认为:动机恶的全是恶(即使结果善),结果恶的全是恶(即使动机善),动机和结果同时善的才是善。但是当动机善,而结果不善不恶时,整个行为不善不恶;当目的不善不恶而结果善时,只是非有意的
    唐融儿 4-23
  • 3
    鼠鼠今年14岁,近期对哲学很感兴趣,但是身边人没有懂哲学的,希望各位大神可以给点意见,谢谢
  • 21

    广告
    07:06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37组 元哲学) 摘要: 文章先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回顾了哲学的困境与危机!然后区分了观念和现象,两种知识的分类。指出:真理不等同于对象本身,真理只是符合现象的描述,是观念与现象的符合。 人类的形而上学情节源于自我保全的需要。形而上学与宗教的差别就在于形而上学的合乎理性,而形而上学又是哲学的灵魂!哲学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超理性思想!清除形而上学是不人道的,因为它有违人的本性
    唐融儿 4-20
  • 0
    根据相关反映,近4届中,2013年雅典是最成功的一届。2018北京水平最低、灌水最多,好像有将近6千篇文章入选分组。今年罗马世界哲学大会前夕,中国组委会正式宣布:18年世界哲学大会分组讨论不出版了!专题讲座已经出版了纸质书。 对于世界哲学大会,今年我是第一次参加,说说我的看法: 一些批评都很对!正如一位俄罗斯教授所说:“现在的世界哲学大会就像没有演员的舞台,只有灯光、道具师在忙碌。”世界哲学大会之所以会被玩坏,有很
    唐融儿 4-18
  • 0
    原创文章,著作权所有! 中国古代的村落往往是以祠堂为中心,祠堂往往是这个村落的最高建筑。典型的西方古代村落、市镇往往是以教堂为中心,教堂是这个村落的最高建筑。哲学如同古代的祠堂和教堂,他曾经那么辉煌,而现在那么落寞。许多的高楼大厦都已经超过了祠堂和教堂,它显得是那么矮小。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哲学孕育了现代科学。但是,随着一门门
    唐融儿 4-17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41组 本体论) 摘要: 本文首先立论:思维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然后依次回顾了: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休谟、康德的时空观,重点批判了康德的先天时空观。 休谟惊醒了康德,康德却误入歧途。但是,休谟启发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先后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几乎全盘接受了休谟的时空观,他说:“只要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把像空间这一类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视为
    唐融儿 4-14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24组 哲学史) 摘要: 文章首先论述了休谟对于“观念”的看法,休谟根据观念可分和不可分来区别时空与一般存在,休谟认为: 空间和时间所分解的一些部分,最后成为不可分的;这些不可分的部分由于本身非实在物,所以如果不被某种真实的存在的东西所填充,便不可能想象。因此空间和时间观念不是个别或独立的观念,而只是对象存在的方式或秩序的观念。 休谟时空观的结论是:时间和空间不是实在的,时间和
    唐融儿 4-14
  • 0
    摘要: 任何论证都需要直觉来保证其确定性。演绎推理的推理过程不需要引入直觉,只需要直觉为它提供一个可信的前提;归纳推理的推理过程就需要直觉保证其可信。-----如果离开直觉,我们无法得到任何确定的结论。 人类至今还没有既不依靠假设,又能自圆其说的学说,但提出假设至少应该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一.最少假设原则:尽量减少假设的数量。 二.最近假设原则:假设离经验和已经证实的理论越接近越可靠! 区分了观念和现象,两种
    唐融儿 4-11
  • 43

    广告
    07:00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 1.1 专名和摹状词(我在此谈论的摹状词都是限定摹状词) 弗雷格说“我称每个代表一个对象的符号为专名”。罗素(Russell)将专名与摹状词严格的区别开来,认为专名不是摹状词。在他看来“亚里士多德”是专名,而“《形而上学》的作者”则是一个摹状词。他认为专名就是一个名称,没有任何描述性的东西。例如从“亚里士多德”这个词,我们知道的就仅仅是一个名称。在这里他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不错,我们在对亚
    唐融儿 4-11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 摘要: 思维不能认识无限,所以它无法提供极限论的基础,数学无法讨论无限,也不是普遍必然。 但是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真的可以割裂、毫无关联吗?一个社会可以同时实行两套相互矛盾的法律吗? 数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实在的。数学是认识者“思维”为了认识世界而设立的,它不能随意虚构。 数学很不幸,既要服从逻辑的规则,又肩负统计经验的使命,于是就不可避免的成为逻辑与对象世界的战场,成了矛盾的发
    唐融儿 4-11
  • 0
    ——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论文 1.1 通名、概念与定义。 1891年,弗雷格在写给胡塞尔的信中画了一幅图(此处改用表格),其中一部份说明了专名、概念词、涵义、所指之间的关系。① 专名 概念词 专名的涵义 概念词的涵义 专名的所指 概念词的所指 隶属于这个概念的对象 弗雷格所说的概念词实际上就是指称概念的通名。他认为通名指称的是概念,是对象的某种性质,而专名指称的是对象本身。他说概念类似于函数,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阶。他说的“
    唐融儿 4-11
  • 2
    哪位8u有电子版的啊
  • 1
    1) 你未经自己同意就出生了; 2) 长大; 3) 你意识到每个人都很伤心,什么都无关紧要,没有人知道答案; 4) 你一边往嘴里塞你早已厌倦的食物,一边思考人生; 5) 还不赖,你看着窗外的夜空想
    墨澜者 4-8
  • 2
    序: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信自己,你是棒棒哒! 一、问题: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主义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主义 3.存在即被感知。 唯心主义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6.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唯物主义 8.上帝创造世间万物。 唯心主义 二、区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 23

    广告
    06:54
  • 1
    “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巴鲁赫·斯宾诺莎 原作者:俞磊固德1631年11月24日,巴鲁赫·斯宾诺莎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斯宾诺莎七岁丧母、二十四岁丧父,在父亲生育的六个孩子中,他是唯一活到成年的男丁。少年时的斯宾诺莎在当地的一所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所学校主要教授给孩子们以宗教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也可以在课外时从师那里学到非宗教的世俗学科。 在那里,斯宾诺莎有幸遇到了两位老师:一位
  • 0
    不知道为什么没办法在帖子这里发群号
  • 0
    KANGMING是谁,为何能及为何乱禁言?
    TOUNAO24 3-26
  • 4
    以后…不要讨论这个问题了…这种问题会让我大脑发育不完全,小脑完全不发育…
    znzsama 3-20
  • 59

    广告
    06:48
  • 9
    1.两性问题:从原始的母系社会,到农业、工业的父系社会,到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达。人们认开始关注女性不被重视的地方,开始逐渐激进或渐缓的改革。今天,现代人要好好审视一下“父、母”的起源和当今社会意义。 2.自然概念:生命初始,最早无机物到有机物,以为碳元素为基准,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等化学分子,开始构建出蛋白质,直到生命体。生命体是可以无性繁殖,一个单位的生命体可以雌雄混体(例:细菌、扁虫、藻类等)。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克里希那穆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fX9RYRpzF1tA-sFE50MFg?pwd=1234 提取码:1234
  • 2
    关注我给您看 出生年月日时 另外专业取名 生辰五行 周易卦象 形音意 三才五格 都是最佳
  • 2
    1.在这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感受外界的能力:当他们看到太阳,能感受到太阳的存在;触摸到世界,也可感觉到地球的存在。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只要通过四肢感触到地球,就会在意识里确定地球的存在。这个在感受、触摸中存在的世界,即为"表象的世界"。 2.虽然所有生物都有感知外界的能力,但是目前只有人类能够进行哲学的思考,只有人能够将感受到的事物纳入抽象的、反省的意识当中。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在表象世界之外
  • 36
    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先成为一名康德主义者吗
    Flandrese 3-1
  • 0
    序:1806年,我们伟大的导师的导师,黑格尔同志。见到了自己的男神拿破仑。赞颂道:“伟大世界精神的皇帝!在马背上巡视着城市…”当时,拿破仑占领了黑格尔的故乡普鲁士,尽管,拿破仑征服欧洲具有时代进步性,可能还是有人忍不住骂黑格尔是德奸、法狗,作为亡国奴,这舔的确实有点过… 1.按照传统道德狭义来讲,我认为这个世界存在有这样两种价值观:①我可以服从于他人;②我凭什么服从于他人?服从为原点,变成利剑和布道,成为
  • 63

    广告
    06:42
  • 0
    评述柳下奕《新十大哲学困惑及其解答》之一 (原载豆瓣“当代哲学小组”)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9436869/?_spm_id=MTgwODQ0Mz 十大困惑文链接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4481108/?_spm_id=ODIxODAzND
    TOUNAO24 2-21
  • 0
    序言: ○○我再想…像诸如像“牢大”、“贝利亚”和“奶龙”等无脑热挭传播,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互联网生活、学习和工作。还有,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伤害了作品诞生初,真热爱此文化现象的创作者和粉丝群体!我觉得有必要从“专业”的角度上,解释看待这一个现象,并以此把握预测未来网络的风向,以便到时做出合理、正确的行动… 1.MEME(模因)这一概念,是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 1
    1.关于个别事物和它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哲学上存在"基底论"和"束理论"两种观点。 1.1基底论认为,个别事物被剥离所有性质之后,仍然会剩下一个赤裸的基底,基底是没有任何性质、同时也不同于任何其他基底的个别事物。 1.1.2基底论试图找到事物的基本构成和基础,从而为理解和解释更复杂的现象提供基础。 1.1.3统一和简化:通过找到共同的基底,基底论可以统一和简化对不同现象的理解,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联系。 (例①:原
  • 1
    “在现代社会不断争夺话语权背景下,新一代年轻人群,开始通过解构过去传统社会文化现象,以亚文化为中心,在旧有稳定的文化语言符号图式体系媒介上,建立新个交流范式,取得传统主流人群手中文化解释权。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将会在今后几十年产生,从精神领域影响到物质领域…” 现代工商业文明建立在完善的分工之上,人们只从事自己专业内的事。高度效率化带来的副产品是——分工制造了一块巨大的帷幕遮蔽了整个生产链条。(例:比
  • 0
    关于“自组织的最一般法则及机制”的要述 4 https://www.zhihu.com/creator/manage/creation/all
    TOUNAO24 2-15
  • 1
    《不正经西方思想史》张乔木 著 马未都 序 (书作者、推荐人介绍,我放在后面);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不正经西方思想史》,作者是张乔木先生,是他首本汇集成书的哲学类通俗性读物。张乔木先生在多平台上很有影响,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哲学思想类自媒体“思想史万有引力”的作者。 本书通俗与专业并存,精简与深刻互通。作者运用通俗、接地气的语言,使原本深刻的哲学内容生动且颇具趣味,这是一本不罗列年表的历史书,一本不讲绕口令
  • 51

    广告
    06:36
  • 0
    关于“自组织的最一般法则及机制”的要述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513220314
    TOUNAO24 2-14
  • 2
    关于问题,我想聊很久了… 对于一个处于小学、初中、大学的人还抱着“唯心”、“唯物”这种原始对立二分其实还可以理解… 作为脱产学生,不去学习理论知识,一味的靠那自己不成熟的世界观和不知道哪来的抽象方法论去尝试改变世界,不去观察也不去实践,上来就要把前人的理论才的踩在下,失败和笑话是在所难免的… 在现实利益中,很多时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抽象的概念,不能代替或指引很多眼前活生生、具体的人。 一个人出来
  • 3
    在世时间:(1806年~1856年) 出生地点:德国巴伐利亚的拜洛伊特 逝世时间:1856年6月25日 原名:J.C.施米特(Johann Kaspar Schmidt)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无政府主义哲学家。主张: "利己主义是自我意识的本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真理。"我"(个人)是世界的"唯一者",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凡是束缚"我"的东西,国家、上帝、法律、道德、真理等都应抛弃,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 歌曲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莘莘学子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