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吧
关注: 4,844 贴子: 46,870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JCI》解读:UBE2C如何调控SNAT2泛素化 📌【研究主线四步破译】 1️⃣ 靶点锁定:IP-MS筛出关键底物SNAT2👉用IP-MS+泛素组学双剑合璧,发现UBE2C作用下SNAT2泛素化水平飙升(图1a) 🔥核心线索:SNAT2是氨基酸转运蛋白,与肿L代谢&转移密切相关! 2️⃣ 实锤互作:Co-IP+PLA双重验证Co-IP和PLA实验证实UBE2C与SNAT2相互作用(图1 b-c)。 🚨意义:物理结合是功能调控的前提! 3️⃣ 泛素化"跷跷板"效应🔍Co-IP发现:UBE2C促进SNAT2单泛素化(图1d)同时
  • 0
    《PNAS》分子互作机制 第一步,确定与下游蛋白分子的互作关系 内源Co-IP实验和GST pulldown实验发现USP8与GPX4互作(图2a-c)。 第二步,探索USP8与GPX4蛋白结合的具体位置 针对USP8构建不同的突变体分别进行Co-IP实验,发现USP8通过 aa1-313、aa715-1118区域与GPX4结合(图2d-e)。 第三步,USP8如何影响GPX4蛋白的稳定性 USP8是一个去泛素化酶。Co-IP分析发现,USP8能降低GPX4的泛素化水平,而酶非活性突变体USP8-c786a则不能去除GPX4的泛素链,表明USP8通过其去泛素化酶活性
  • 0
    🔬【科研干货】USP8如何影响GPX4蛋白的稳定性?一篇搞懂蛋白稳态机制! 铁死亡(ferroptosis)在肿瘤治L领域超火🔥 但GPX4蛋白的调控机制还不明确! 发现去泛素化酶USP8可能是关键钥匙🗝️ ✨核心发现 1️⃣【敲低USP8会降低GPX4蛋白量】 👉WB显示蛋白显著减少(图1a-b) 👉但RNA水平稳如泰山(图1c)➡️说明是翻译后调控! 👉抑制剂处理也重现现象(图1d)✔️ 2️⃣【GPX4酶活性是关键】 💉构建WT和突变体U46S: 👉过表达野生型GPX4能抵抗RSL3诱导的
  • 0
    案例1: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提取 方法:索氏提取(正己烷溶剂,6小时)。 计算: 已知样品含脂肪20%(理论值2g/10g样品)。 实际提取1.8g脂肪。 效率 =1.82.0×100%=90%2.01.8×100%=90%。 案例2:环境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 方法:加标回收实验(添加10μg/g农药)。 结果:提取后检测到8.5μg/g(原样品含0.5μg/g)。 效率=8.5−0.510×100%=80%108.5−0.5×100%=80%。
  • 0
    如何验证TRIM56与YBX1相互作用? TRIM56-YBX1互作机制揭示神经损伤修复新靶点 研究亮点: 1️⃣ 调控机制解析 通过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特异性实验,首次证实神经元中YBX1蛋白稳态受泛素化降解途径调控,为靶向YBX1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 关键互作验证 综合运用IP-MS、分子对接及内外源Co-IP技术,确证E3泛素连接酶TRIM56与YBX1存在强结合,且在脊髓损伤(SCI)和缺氧缺糖(OGD)模型中互作强度显著下降,提示其在病理过程中的动态调控作
  • 0
    1、溶剂选择: 使用低毒、低挥发性的溶剂,避免高毒或高挥发性溶剂。 确保溶剂与样品及设备材料兼容。 2、通风: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以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3、加热控制: 使用加热设备时,避免过热,防止溶剂沸腾或燃烧。 加热时需有人值守,防止意外。 4、设备检查: 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避免漏气或漏液。 确保各连接处紧密,防止溶剂泄漏。 5、防火防爆: 远离明火和高温,避免静电火花。 实验室应配备
  • 0
    双氧水实力厂家工业级 食品级 家用级 双氧水 3%—50%量大从优
  • 0
    虹吸回流脂肪提取器不适用于提取热敏性物质,原因如下: 不适用原因 高温操作:提取过程需要加热溶剂至沸点,可能导致热敏性物质分解或变性。 长时间暴露:样品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进一步增加了热敏性物质降解的风险。 溶剂选择限制:常用的有机溶剂沸点较高,难以在低温下有效提取热敏性物质。 替代方法 对于热敏性物质的提取,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超声波提取: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快速提取。 超临界流体提取(SFE)
  • 0
    铁死亡调控:USP8如何稳定GPX4?🔬 🌟 研究亮点: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而GPX4是其关键调控蛋白。揭示了USP8在调控GPX4蛋白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 关键发现: 1️⃣ 敲低USP8降低GPX4蛋白水平 通过WB实验发现,敲低USP8显著降低了GPX4蛋白表达(图1a-b),但不影响其RNA水平(图1c)。使用抑制剂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图1d)。👉 提示:USP8可能在翻译后水平调控GPX4! 2️⃣ GPX4的功能验证 构建GPX4 WT及其酶促失活突变体U46S,发现过表达GPX4 WT能有
  • 0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题为Integr ated multi-omics reveals anaplerotic rewiring in methylm alonyl-CoA mutase deficiency(综合多组学揭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症的回补重连)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IEM),具有多种单基因原因,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导致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01 研究背景 甲基丙二酸尿症 (MMA) 是一种先天性代谢错误,具有多种单基因原因,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导致缺乏有效的因果治疗。在这里,我们采用多层组学分
  • 0
    哈喽!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Cell Reports Medicine》作为Cell Press旗下王牌子刊,以11.7的影响因子和近4万元的版面费引发热议。一边是高昂的投稿成本,一边是硕博生“砸锅卖铁也要投”的执着,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学术生存法则? 期刊推荐 Grain Rain CELL REPORTS MEDICINE ISSN:2666-3791 1 期刊简介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布的内容覆盖了医学学科的广泛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确保您的工作既可见又可访问。该杂志发表原创研究,从人类生物学、健康和疾病中令人兴
  • 0
    TRIM25如何通过泛素化调控ITPKB的稳定性 TRIM25(泛素连接酶)通过给ITPKB蛋白“贴标签”(K48泛素化),让它被蛋白酶体“吃掉”,从而调控细胞存活和氧化应激! 📌 机制解析 1️⃣ TRIM25是“清洁工”还是“杀手”? 敲低TRIM25 → ITPKB蛋白堆积(图2a-b)→ 细胞存活率↑、ROS↓(图2l-m) 过表达TRIM25 → ITPKB被“清理”→ 细胞更易死亡 💡 结论:TRIM25是ITPKB的“杀手”,控制其稳定性! 2️⃣ 蛋白酶体:细胞里的“垃圾处理厂” 加入MG132(蛋白酶体抑制剂
  • 0
    如何鉴定泛素修饰类型和靶蛋白的修饰位点? 1. 使用HA-Ub-WT/KO泛素修饰系统检测修饰类型 步骤: HA-Ub-WT和HA-Ub-KO系统:使用HA标记的野生型泛素(HA-Ub-WT)和赖氨酸突变型泛素(HA-Ub-KO,如K6R、K11R、K27R等)载体,与泛素连接酶(E3)和修饰底物共转染细胞。 CoIP-WB检测: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蛋白质印迹(WB)检测底物的泛素化水平,明确E3连接酶对底物的泛素修饰类型。 小贴士: HA-Ub-KO系统可以帮助排除特定赖氨酸位点的泛素化作用。 通过对比不
  • 0
    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的循环是其实现连续提取的核心过程。以下是溶剂循环的详细步骤: 1、加热与蒸发 加热提取瓶:将溶剂加入提取瓶中,通过加热装置(如电热套)加热,使溶剂蒸发。 蒸汽上升:溶剂蒸汽从提取瓶通过蒸汽管道上升,进入冷凝管。 2、冷凝与液化 冷凝管冷却:冷凝管通常通入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使溶剂蒸汽遇冷液化。 液体滴落:液化的溶剂以液滴形式滴入提取管中。 3、接触与提取 浸泡样品:提取管中装有固体样品(
  • 0
    CARM1与HIF1A存在关联并直接相互作用 第一步:筛选CARM1的互作蛋白 用anti-Flag-CARM1 IP-MS技术鉴定CARM1的互作蛋白,结果发现CARM1和HIF1A有“关联”!🔗 (图1a:CARM1和HIF1A的互作初步证据) 第二步:验证CARM1与HIF1A的相互作用 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做了Co-IP实验,结果CARM1和HIF1A真的互作!🤝 GST pulldown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图1b-g:Co-IP和GST pulldown实验结果) 第三步:确定互作的具体位置 为了搞清楚CARM1和HIF1A的互作细节,构建了CARM1的截短载体: EVH1
  • 0
    通过优化脂肪萃取分离仪提取参数,如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温度和溶剂循环次数,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一致性。 优化提取参数是提高脂肪萃取分离仪结果一致性的有效方法。通过调整溶剂类型、提取时间、温度和溶剂循环次数等关键参数,可以显著改善提取效率和重复性。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提高结果一致性至关重要。溶剂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选择性,以确保目标化合物能够有效提取,同时减少杂质的干扰。提取时间的优化也很重要。时间过短
  • 0
    分子互作蛋白如何筛选? 🔬国刊之光《STTT》:分子互作蛋白筛选,从机制到验证全流程。 🌟 STEP1:锁定调控层级——先排除转录干扰! ✔️ 现象:复发性组织+TMZ耐药细胞中,ITPKB蛋白(非mRNA)显著升高(图1a-b)→暗示是转录后调控(比如降解减少/稳定性增加)。 💡 划重点:若mRNA与蛋白表达趋势不一致,优先考虑翻译后修饰(泛素化、磷酸化等)或蛋白互作调控! 🌟 STEP2:互作泛素酶筛选——CoIP-MS挖出关键“剪刀手” 🔎 技术流:用CoIP-MS钓
  • 0
    DCAF7通过抑制G3BP1的K48链多泛素化来稳定G3BP1蛋白 1. 筛选DCAF7的互作蛋白G3BP1 步骤: IP-MS分析:为了探索DCAF7在鼻咽癌(NPC)进展中的作用,进行免疫沉淀-质谱(IP-MS)分析,筛选出DCAF7的潜在互作蛋白(图1a)。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MCODE分析,发现G3BP1位于排名最高的蛋白簇中心(图1b)。G3BP1是一种应激颗粒(SG)组装因子,在癌症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Co-IP验证:外源性和内源性Co-IP实验证实了DCAF7与G3BP1的相互作用(图1c)。 小贴
  • 0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题为Gut‑first Par kinson's disease is encoded by gut dysbiome(肠道优先型帕金森病是由肠道生态失调编码的)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在临床诊断前数年发生,最近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优先引发身体的帕金森病,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01 研究背景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发生在临床诊断前数年,这与肠道及其微生物群有关。最近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会引发身体优先的帕金森病
  • 0
    第一步:DCAF7和USP10的“牵手”🤝 之前的研究发现,DCAF7可以抑制G3BP1的泛素化,从而让它更稳定。那么问题来了:DCAF7是不是通过招募一个“去泛素化小能手”来帮G3BP1“续命”呢? 果然!通过IP-MS实验,我们发现USP10(一种去泛素化酶)是DCAF7的潜在合作伙伴。外源性和内源性Co-IP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图2a-b)!DCAF7和USP10真的可以相互作用! 第二步:USP10是G3BP1的“稳定剂”⚖️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USP10对G3BP1的影响。 敲低USP10后,G3BP1的蛋白水平明
  • 0
    有需要稀土的朋友吗?可以联系一下
  • 0
    GB/T 29790-2013的适用范围: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如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但并未具体规定样品浓缩效率和回收率的技术指标。因此,氮吹仪的样品浓缩效率和回收率是否满足GB/T 29790-2013的要求,无法直接从该标准中得出结论。 样品浓缩效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因素:氮吹仪的浓缩效率和回收率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设计(如加热方式、气体流量控制)、操作条件(如温度、气体流速)以及样品的性质(如挥发性、基
  • 0
    DCAF7通过抑制G3BP1的K48链多泛素化来稳定G3BP1蛋白 1. 筛选DCAF7的互作蛋白G3BP1 步骤: IP-MS分析:为了探索DCAF7在鼻咽癌(NPC)进展中的作用,进行免疫沉淀-质谱(IP-MS)分析,筛选出DCAF7的潜在互作蛋白(图1a)。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MCODE分析,发现G3BP1位于排名最高的蛋白簇中心(图1b)。G3BP1是一种应激颗粒(SG)组装因子,在癌症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Co-IP验证:外源性和内源性Co-IP实验证实了DCAF7与G3BP1的相互作用(图1c)。 小贴
  • 0
    泛素修饰类型和靶蛋白修饰位点如何鉴定泛素修饰类型和靶蛋白的修饰位点? 1. 使用HA-Ub-WT/KO泛素修饰系统检测修饰类型 步骤: HA-Ub-WT和HA-Ub-KO系统:使用HA标记的野生型泛素(HA-Ub-WT)和赖氨酸突变型泛素(HA-Ub-KO,如K6R、K11R、K27R等)载体,与泛素连接酶(E3)和修饰底物共转染细胞。 CoIP-WB检测: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蛋白质印迹(WB)检测底物的泛素化水平,明确E3连接酶对底物的泛素修饰类型。 小贴士: HA-Ub-KO系统可以帮助排除特定赖氨酸位
  • 0
    氮吹仪的氮气流量控制系统需要符合GB/T 29790-2013《实验室仪器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中对气体流量调节稳定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在气体流量调节方面应具备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到氮吹仪的氮气流量控制系统,其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这些技术要求,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且精确的气体流量控制。 因此,氮吹仪的氮气流量控制系统应符合GB/T 29790-2013中对气体流量调节稳定
  • 0
    《Adv Sci》解读:研究KEAP1与PGAM5结合的区域 💡第一步,确定KEAP1与PGAM5结合的结构域及潜在氨基酸 KEAP1可以与PGAM5结合,它们结合的结构基础尚不清楚(图1a)。PGAM5是磷酸甘油突变酶超家族的成员,包含一个PGAM结构域、TM结构域、MM结构域和一个与KEAP1相互作用的NxESGE基序(图1b)。而KEAP1则有NTR域、BTB域、IVR域、Kelch域和CTR域,Kelch域负责与PGAM5结合(图1c)。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轨迹聚类研究,以及结合AlphaFold3算法的预测结果,提示PGAM5上的Val78、Glu79、Se
  • 0
    氮吹仪的加热模块温度控制精度需要满足GB/T 29790-2013《实验室仪器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中对温度控制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1、GB/T 29790-2013对温度控制的要求 温度控制准确性:设备应能够将温度控制在设定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温度控制稳定性:在长时间运行中,温度波动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温度均匀性:加热模块的不同位置温度应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2、氮吹仪加热模块的关键性能指标 (1)温度控制准确性 允许偏差:通常要求温
  • 0
    冬凌草乙素可能直接与KEAP1结合,影响PGAM5,从而在HCC中发挥药理作用 冬凌草乙素以KEAP1为靶点 第一步,筛选冬凌草乙素的结合蛋白 为了证实冬凌草乙素对HepG2细胞的作用,合成生物素标记的冬凌草乙素,进行pulldown实验(图1a),银染色分析显示在70 KDa附近存在差异带(图1b-c),随后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其中包括KEAP1蛋白(69 KDa)(图1d)。提示冬凌草乙素可能以KEAP1为靶点。 第二步,PGAM5与KEAP1相互作用 KEAP1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蛋白,可以通过与其
  • 0
    索氏提取器测定肉制品总脂肪含量时,符合GB/T 9695.7-2008系列标准。 GB/T 9695.7-2008是专门针对肉与肉制品总脂肪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而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基于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能够高效地萃取固体物质中可溶物(特别是脂肪)的实验室设备。 在GB/T 9695.7-2008标准中,规定了肉制品总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其中就可能包括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脂肪提取的步骤和要求。索氏提取器通过连续回流溶剂,将肉制品中的脂肪溶解并提取出来,然后经过一系列
  • 0
    我们老师给了我一个课题,让我做多糖脱色,然后我在deepseek上查让用大孔树脂AB-8脱色,需要多糖溶液,deepseek告诉我说要用1-3的浓度,但是我们老师说这浓度太少了,要粘稠的样子,然后我又去deepseek问,说要5-10的浓度,但我们老师说还是太稀了,我在知网上又查不到,所以该多少浓度最好呀
  • 0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与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密切相关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目前,免疫治疗和化疗是HCC患者最好的治疗选择,但大多数HCC患者在手术切除或消融后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而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果,降低全身毒性,减少副作用。 2024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IF=14.3)上发表了题为“Ponicidin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by Stabilizing KEAP1-PGAM5 Complex
  • 1
    进口法莱宝 超低温柜340L -65全新的 现在低价转让
  • 0
    索氏提取器在食品检测中并不直接符合GB/T 5009.1-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原因如下: 1. GB/T 5009.1-2003 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指标(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并未涉及具体的检测方法或设备要求。 它属于通用标准,主要用于判定食品中污染物是否超标,而不是规定检测设备或方法。 2. 索氏提取器的作用 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前处理设备,主要用于提取食品中的脂肪、有机污染物(如农药残留、多环芳烃
  • 0
    蛋白DNA互作组ChIP-Seq原理,要点,优劣势。 ChIP-Seq检测原理: ChIP-Seq检测原理和RIP-Seq类似,不同的是前者利用目的蛋白抗体将相应的DNA-蛋白复合物沉淀下来,然后分离纯化捕获DNA,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目标DNA进行测序分析。 ChIP-Seq服务要点和RIP-Seq类似,精简如下: (1)试验设计:同RIP-Seq。 (2)蛋白表达和细胞量:比RIP-Seq细胞用量要求大,建议不少于10e7(金标准:320g离心沉淀100ul)。 (3)抗体关键质控:同IP-Mass和RIP-Seq。 (4)IP送样建议:细
  • 0
    PHLDA2与ALOX12相互作用 一、确定ROS铁死亡系统的相互作用分子 通过SFB标签抗体,进行IP-MS和IP-WB发现PHLDA2与ALOX12互作(图1a、b)。进一步通过内源抗体Co-IP双向验证PHLDA2与ALOX12存在相互作用(图1c-d)。而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发现PHLDA2和ALOX12能够同时共定位于细胞质(图1e),进一步佐证了PHLDA2-ALOX12复合体的存在。 二、确定PHLDA2和ALOX12互作特异性 PHLDA2属于PH样结构域家族A,包括PHLDA1、PHLDA2和PHLDA3(图1f)。Co-IP实验分析发现,PHLDA1、PHLDA2和PHLDA3中,只有PHL
  • 2
    从小就很喜欢理化科学毕业,喜欢做各种理化实验,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做各种实验,所以从小理化功底就非常好,这理化真的不难,只要懂得找找到规律,抓到核心,就很容易就能学会的!所以我从很小就会很多初中高中生大学的理化知识!感觉这些东西并不难吧!!!!!还有往后面弄的话,需要各种仪器和部件,这些东西需要我自己组装安装,那么需要很多的原件,包括一些实验品材料,这都是需要从网上买的,所以我需要备
  • 0
    分子互作机制 第一步,确定与下游蛋白分子的互作关系 内源Co-IP实验和GST pulldown实验发现USP8与GPX4互作(图2a-c)。 第二步,USP8与GPX4蛋白结合的具体位置 为了探索USP8与GPX4蛋白结合的位置,针对USP8构建不同的突变体分别进行Co-IP实验,发现USP8通过 aa1-313、aa715-1118区域与GPX4结合(图2d-e)。 第三步,USP8如何影响GPX4蛋白的稳定性 Co-IP分析发现,USP8能降低GPX4的泛素化水平,而酶非活性突变体USP8-c786a则不能去除GPX4的泛素链,表明USP8通过其去泛素化酶活
  • 0
    符合国标标准 GB 11914-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T 399-200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GB/T 5750.7-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HJ 776-2015《水质 32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678-2013《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解 微波消解
  • 0
    DCAF7使USP10在K76处去泛素化G3BP1,最终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阻止G3BP1的降解 第一步,USP10的去泛素化酶活性对于G3BP1的去泛素化至关重要 进一步研究显示,MG132处理恢复了USP10敲低细胞中G3BP1的表达(图3a-b)。另外,Co-IP实验发现,USP10的过表达降低了G3BP1的泛素化,而USP10催化失活突变体(Cys424Ala;C424A)则没有这种作用(图3c),说明USP10的去泛素化酶活性对于G3BP1的去泛素化至关重要。 第二步,DCAF7使USP10在K76处去泛素化G3BP1 Co-IP实验显示,DCAF7敲低导
  • 0
    DUSP6对Notch1的phospho-Y2116的去磷酸化是其调控CRC细胞增殖的关键 功能回复实验显示,DUSP6通过Notch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图2a-b)。随后IP-MS筛选NTM上可能被DUSP6靶向的磷酸化位点。NTM中共检测到17个磷酸丝氨酸、3个磷酸苏氨酸和2个磷酸酪氨酸,其中只有phospho-Y2116(p-Y2116)是DUSP6过表达时失去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此外,两个丝氨酸残基S1951和S2205在DUSP6 过表达中也失去了磷酸化。 为了确定p-Y2116、p-S1951和p-S2205在Notch1信号传递中的重要性,构建Notch1失
  • 0
    DUSP6对Notch1的phospho-Y2116的去磷酸化是其调控CRC细胞增殖的关键 功能回复实验显示,DUSP6通过Notch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图2a-b)。随后IP-MS筛选NTM上可能被DUSP6靶向的磷酸化位点。NTM中共检测到17个磷酸丝氨酸、3个磷酸苏氨酸和2个磷酸酪氨酸,其中只有phospho-Y2116(p-Y2116)是DUSP6过表达时失去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此外,两个丝氨酸残基S1951和S2205在DUSP6 过表达中也失去了磷酸化。 为了确定p-Y2116、p-S1951和p-S2205在Notch1信号传递中的重要性,构建Notch1失
  • 0
    DUSP6抑制泛素介导的NICD蛋白酶体降解 被切割的Notch1细胞内区域作为转录激活因子,激活参与肿瘤发育的各种基因。切割的Notch1细胞内区域活性可以通过磷酸化来调节,以标记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然而,没有报道任何负调节因子可以使Notch1细胞内区域去磷酸化,从而保持其细胞活性/丰度。DUSP6与NTM水平的相关性提示DUSP6可能调控NTM。 第一步,DUSP6与NTM结合 Co-IP实验显示内源性NTM可与细胞中flag-DUSP6结合;同时,内源性DUSP6可与HA-NTM结合(图2a-b)。
  • 0
    RIP-Seq检测原理: 细胞内蛋白RNA互作组RIP-seq检测,即免疫沉淀RNA结合测序分析检测。RIP-Seq检测原理和IP-Mass类似,不同的是前者利用目的蛋白抗体将相应的RNA-蛋白复合物(RBP)沉淀下来,然后分离纯化捕获RNA,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目标RNA进行测序分析。 RIP-Seq检测要点: RIP-Seq服务要点和IP-Mass类似,但要求更高,精简如下: (1)试验设计:RIP-Seq强烈建议设置实验组别和生物学重复检测。 (2)蛋白表达和细胞量:比IP-Mass细胞用量要求大,建议不少
  • 0
    大学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鹤壁标创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微机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电脑工业分析仪 一、实验前准备: 1. 准备好试验样品。 2. 准备好坩埚(擦拭干净)。 3. 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4.打开计算机上的“工业分析”程序。 二、称样过程: 1.点击“开始实验”(水分、灰分在水中、灰分操作框中,挥发分在挥发分操作框中)。 2.仪器自动称取第一坩埚的质量,移动第二个坩埚位置。 3.输入编号,点击“确认”,称取空坩埚质量,加入样品,点击
    bcyqyb 2-18
  • 11
    性别区分 在实验操作中,准确区分小鼠和大鼠的性别至关重要。主要依据以下特征进行判断: 1. 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雄性小鼠和大鼠的生殖器与肛门距离较远,而雌性则较近。这一特征在幼龄仔鼠中尤为明显,因为此时它们的外生殖器尚未成熟。 2. 毛发覆盖情况:雄性小鼠和大鼠在生殖器与肛门之间通常有毛发生长,形成一条明显的毛带;而雌性则无毛,呈现一条清晰的纵沟。 3. 乳头的明显程度:雌性小鼠和大鼠的乳头相较于雄性更为突出和明
  • 0
    CoIP-Mass检测原理: 细胞内蛋白互作组CoIP-Mass检测,即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检测,是研究细胞内蛋白互作的常规前置技术。 CoIP-Mass检测要点: (1)试验设计:尽量进行试验组别设计和进行生物学重复检测,提高后续验证的阳性率。常规过表达单组(Ab IP vs IgG IP);动态互作组学(实验组vs对照组vs Ig组)。根据目的设计适当的生物学重复。如果后续以IP-Mass数据进行互作组标准分析,则需要3-4组生物学重复;如果后续以寻找关键互作蛋白,进行机制深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